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104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党建文汇》2007,(7):F0002-F000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13岁时看着母亲饿死,14岁离家打工。父亲告诉我,将来有了钱一定要救穷人。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这样做,没有任何要求,只想回报党,回报人民,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312.
蔡可尚 《法学杂志》2016,(10):132-140
亲告罪的立法目的在于防止国家追诉权过度扩张而侵害被害人的利益,自诉程序的立法目的在于防止国家追诉权的消极滥用而使被害人追诉犯罪的愿望落空,亲告并不等于自诉.我国亲告罪案件只能通过自诉程序追诉,这种追诉机制在原来超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下也许能取得较高的定罪率,但在刑事审判模式已经逐渐转型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追诉成功率低的困境.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在于将自诉型追诉机制转变为一种公诉与自诉并行的追诉机制.  相似文献   
313.
在国家追诉主义原则下,亲告罪的立法旨意在于通过被害人意愿阻却国家公权力机关追诉权的滥用,避免被害人在追诉程序中二次被害.我国现行亲告罪的立法对亲告罪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缺乏关注并错置亲告罪的边界,追诉程序简单粗陋,阻断了公权力对追诉程序的干预,无法契合亲告罪的立法旨意.需要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检视亲告罪的系统性缺...  相似文献   
314.
亲告罪案件原则上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但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杭州快递诽谤案”为例,许多亲告罪案件已经由传统线下模式逐步发展为网络线上模式,所侵害的法益也逐步从个人利益扩大到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当网络亲告罪案件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的标准时,检察机关有必要依职权提起诉讼,以弥补被害人自诉难的局限,提升司法公信力。为此,刑事立法必须从实体法与程序法层面对网络亲告罪案件自诉转公诉程序的转换与衔接加以完善,提供立法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