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80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各国政治   666篇
工人农民   481篇
世界政治   14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09篇
法律   8634篇
中国共产党   11449篇
中国政治   14843篇
政治理论   4071篇
综合类   7190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677篇
  2020年   812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697篇
  2015年   1464篇
  2014年   4331篇
  2013年   4052篇
  2012年   4629篇
  2011年   4651篇
  2010年   3991篇
  2009年   4234篇
  2008年   4391篇
  2007年   3194篇
  2006年   2772篇
  2005年   2164篇
  2004年   1402篇
  2003年   1215篇
  2002年   1331篇
  2001年   977篇
  2000年   69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实践、 新经验,对人民政协的性质、重要地位、主要职能、工作主题,以及人民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方面 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科学地总结了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方法,推动了人民政协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作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结合物 ,兼具刑诉与民诉二者之特征。探讨当事人范围、附带民诉制度中公诉与私诉等问题。提出建立有偿主义、国家垫付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3.
陈奇文 《台声》2003,(2):35-36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沈骏的专著《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一书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沈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笔者有幸作为首批读者仔细地学习了几遍,深感这部著作无论从政治思想教育上或是学术研究上都具有珍贵的价值。沈骏教授是近代名人之后,爱国世家之女。她的外太高祖是赫赫有名的抗英名臣林则徐;高祖沈葆祯则是1874年抗击日寇侵略台湾的英雄而且又是治理台湾、开拓台湾近代化的爱国政治家,有史家称之为“中国海军之父”、“台湾近代化之父”;外祖父陈兆锵是中国近代爱国海军耆宿。他…  相似文献   
74.
刑事诉讼告知义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告知义务是国家赋予国家机关(含警察、检察官及法官)告知被追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相关的事实、理由及权利的义务,是国家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的关照、帮助被追诉人实现其权利的一项特别义务。设定国家机关的告知义务,有利于保障被追诉人充分行使其权利。不论是国际公约还是一些法治发达国家都有关于告知义务的明确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告知义务的规定相对简单,应参照并借鉴国际公约及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予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75.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2006,(3):103-107,116
唯识学的“八识”说重在揭示意识的各个不同的层面,而“自证分”学说则意在阐明意识的“自身构成”的本源结构或枢机。借用当代现象学的有关见解,我们将能对唯识宗的上述学说获得一种统一的和更为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6.
熊辉 《求知》2006,(10):10-11
一、树立“赶考”意识,是执政兴国的内在要求 早在新民主主义胜利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同志提出了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要求。在随后的时间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赶考”、“考试及格”、“考个好成绩”来自勉、自励。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相继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精神”和“拒腐蚀,永不沾”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等。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赢得了人心,出现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相似文献   
77.
放学路上,小学生神秘失踪 2006年3月6日下午5时50分,安徽泗县公安局山头派出所接到县局110指挥中心电令:你们山头镇大柏村一名叫木久于的11岁三年级小学生,中午放学后一直没有回家,下午也没到学校上课,现在下落不明,请速协助查找。接报后,山头派出所迅速安排民警着便装赶到该村,展开调查工作。民警们兵分两路:一路来到木久于所在的大柏小学了解情况:另一路前往失踪人家中及周围群众走访调查。此刻,校方也在发动全校师生四处查找,查遍全村的角角落落.结果一无所获。这时,在外地打工的失踪者的父母,接到电话后,当即启程赶往家中,连夜跑遍查找了所有的亲威、同事、朋友以及失踪人可能去的地方,最后还是没有任何线索。  相似文献   
78.
根据我国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革与创新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过去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竞技技术的现状,拓展课程学习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精选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9.
方志敏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乍看来风马牛不相及,属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概念。其实,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找出二者属性中的共同点,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道德风范。从这个共同点出发,纵观方志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不难看出:方志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结晶,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血脉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道德风范的总结,因而也就不难将二者联系思考,比较研究,从中择其要领,凸现亮点,探寻出一些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来。本文将就此作“原生态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共商。  相似文献   
80.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研究江泽民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启迪人们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人的发展规律和作用,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