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吴昌德 《党建》2010,(10):28-29
人品官德修养,既是世世代代老生常谈的理论问题,又是当今社会非常热门的实践话题。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广泛深刻的影响,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加强人品官德修养,不仅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军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巢居,一人穴处!”  相似文献   
103.
民闫元老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的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结合古今案例解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委会上首次提出的官员人品标准,认为政府官员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守"静"持"清"。  相似文献   
105.
青年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和未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领导和驾驭好改革开放这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6.
从吕振羽的学术人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高风亮节、勇于开拓学术新领域、不怕困难、刻苦治学的精神、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人生观,这些都是留给我们青年学者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该发扬光大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07.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人品有好与坏、高洁与卑劣、可信与不可信之分,而这些,都通过每个人的个性、情趣爱好、行为追求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体现出来。我们都应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08.
于丁 《台声》2014,(2):100-103
文化——民族之根,思想之髓,生息之脉,国运之气象。安徽萧县,历史悠久,古誉“文献之邦”,今称“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那里的山山水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师,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众,更有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等著名艺术大师由此走出。1955年,李景祥就诞生在人杰地灵、艺术土壤厚重的安徽萧县。幼承家训的小景祥,尤爱书画且天资灵动聪慧,年少即学有所成。1973年,中央办公厅将李景祥调入北京。  相似文献   
109.
焦裕禄与包拯,这是两个相距900年的历史人物,不论民间还是官方一直都在纪念,而且人气都很兴旺,一个是游人如织,一个是香火鼎盛。为什么这两位先贤有那么高的威望,他们两个有什么相似之处?首先,都是德高望重好人。人可以不做官,但不能不做人,要做好官,须先做好人。好人的最基本标准就是人品好,德行高,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严以责己,宽以  相似文献   
110.
约架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28):88-88
如果被欺负了,又没人主持公道,大家冷眼瞅你,咋办,那就约架。输赢不重要。网上据说约架盛行。事实上大都怂货,没看见一次像样的,上海话:缩货。最近的一次是记者"周燕"约架副教授吴法天。江湖上所谓三种人不能碰,女人、僧人、病人,可吴法天居然去了。我既非吴党,亦非周党,看了各种视频,公正地说几句。首先,约架就是约架,输赢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