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2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篇
法律   3289篇
中国共产党   417篇
中国政治   1884篇
政治理论   303篇
综合类   129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611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难民保护面临的国际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难民提供国际保护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使然,然而拒不接受难民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应对这一问题的法律措施,一是修改既有难民定义,扩大国际难民法的保护范围,使得各国对那些不符合既有难民定义却处于与难民同样境地的人的援助,从纯粹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自觉自愿行为转化为法律义务。二是强调国际人权法在难民国际保护中的应有作用。将人权原理应用到难民保护领域,通过敦促国家履行国际人权保护义务来实现对难民的保护,可以克服国际难民法的固有缺陷,并强化难民国际保护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42.
诉权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权究竟是什么?本文从批判现有几大诉权学说的共同缺陷出发,通过考察诉权与法律的关系、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和诉权的存在形式,提出诉权的人权权源论、诉权的利益保障价值论和诉权的运动状态论,力图从全新的视角探求诉权的本源。  相似文献   
43.
面对刑事案件数量急剧上升的现实,我国司法界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对于"宽缓"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学术界和侦查实务界鲜有探讨。根据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应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前提,尽力避免"立案扩张"的做法,并严格规定和执行立案程序。  相似文献   
44.
张晓玲 《人权》2007,(6):41-42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特别是在党政官员中进行人权教育。去年,由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系列教材中,就有一本《人权知识干部读本》,供全国党政干部培训学习使用。中央党校是培训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开展人权教育是中央党校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推进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5.
自从1764年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提出废除死刑的见解以来,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已争论200多年了.就世界范围看,欧盟各国事实上已经废除了死刑,但包括美、日等世界上很多国家,仍保留了死刑.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应保留死刑,因为重大的暴力犯罪、经济犯罪形势还很严峻,贸然取消死刑是极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46.
陈伟 《青年论坛》2007,(3):126-129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保障人人享有人权需要国家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分配权利义务的过程中承担平等对待的义务。为此,需要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约束范围扩大到立法领域,改变以往该原则仅指法律适用上的平等的狭隘理解。  相似文献   
47.
钟讯 《国际交流》2006,(4):21-22
今年金秋十月,恰逢中国和德国建交34周年,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北海率团赴德国首都柏林参加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与德国议会、政府、联邦宪法法院等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学者共50多名代表与会.就人权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德人权研讨会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于1999年共同发起主办,每年举办一次,2001年该研讨会被正式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法律交流与合作协议》长期项目。第八届中德人权研讨会的主题是“人权与司法”,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和德国(欧洲)在维护和实现人权方面的国际合作、司法在实现人权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国家决定是否符合人权标准的审查、司法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48.
曹旭峰 《工友》2007,(9):8-11
近几年,本刊曾多次报道职工伤残后被老板赶出厂,或是老板用威胁、欺骗手段签订“霸王条款”,使伤残职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案件。这些伤残职工为了追讨自己的“工伤”待遇,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历程。本文主人公张克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次工作中受伤致残后,用人单位在其伤未痊愈时,就将其“一踢了之”,致使他一家人生活陷入绝境。在辗转追讨“工伤”待遇无果的情况下,他悲怆的喊出了“请锯掉我的左脚!”  相似文献   
49.
市场经济地位条款、纺织品特保条款和过渡性保障措施条款三大中国入世时被动接受的不利条款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今国际经贸争端的趋势和我国入世签订的不利条款,进一步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0.
论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权良性运行机制,既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的人权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和谐社会的人权激励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协调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保障机制、和谐社会的人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