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0篇
法律   480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99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662.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的规范适用关系,应当以二者的保护领域与事实构成不同而区分为三种类型.在具体人格权条款就特定人格权的保护存在明确规定,且其基本构造与一般人格权条款的价值基础相吻合时,应排除一般人格权条款的适用,以维护法律规则适用的确定性并防止司法实践向一般性条款逃逸.在具体人格权条款就特定人格利益的保护完全没有规定时,因为并不存在请求权基础聚合或竞合的问题,应唯一性地通过一般人格权条款涵摄相应人格利益.当具体人格权条款与一般人格权条款在保护领域与事实构成上交叉重合时,若具体人格权条款的具体构造与一般人格权彰显的基本价值如人格尊严、人格自由存在冲突时,此时应将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结合起来,通过一般人格权条款所明确宣示出来的人格尊严、人格自由发展完善具体人格权条款,使人格权保护体系的内在价值与外在规则构造相互融贯,助益于立法者保护自然人人格尊严这一立法目的的落实.  相似文献   
663.
664.
在比较法上,"人格权"并非"显学",①这一语汇明显具有大陆法色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保护人格利益已为各国法制所共同认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立法技术,各国对人格权益的保护也各具特色。②美国法上并无人格权的概念和体系,但隐私权却具有大致相同的功用,其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隐私权的概念本身即源自美国,历经百余年的发展,美国法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影响甚巨。③笔者不揣浅  相似文献   
665.
与其他法律相比,以"过错""侵权行为"之类高度抽象的要件加以规定的侵权行为法,司法裁判者在裁判过程中所做的价值判断不得不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666.
张雯 《法制与社会》2011,(27):178-179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体器官移植成为了可能,这使得更多患者能够重获健康。随之而来的对人体器官的大量需求导致了器官买卖问题的出现,本文从民法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的法律定性做出具体阐述,从未脱离活体的器官、已脱离活体的器官和尸体器官三方面分别分析了人体器官的法律性质与权利归属问题,从而进一步论述人体器官买卖的可行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7.
美国法学家沃伦(Wallen)和布兰代斯(Brandeis)在哈佛大学《法律评论》一文后,引起了各国研究隐私权的浪潮。文章主要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论述隐私权的国内外立法例,通过比较分析,论述隐私权的概念、性质等内容,力图对隐私权的概念作出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668.
郑光实 《法制与社会》2011,(3):33+70-33,70
自然人作为人类社会一切价值体系的基础,其精神世界当然是法律所应着力关注的对象,逐步加强对人的精神利益的保护,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是现代法律文明的发展趋势之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的《民法通则》初步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表明了立法理念对精神损害赔偿这一部分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求,从法律体系的完善到适用范围的扩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669.
蒋继菲  王胜利 《前沿》2010,(22):118-120
在美国,公开权是用于对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保护.随着近几十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我国也逐渐开始出现关乎具体人格权被商业性侵犯的现象.而且,我国现行人格权理论只注重对权利中精神利益的静态保护,从而忽视了这个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中种种以利用人格权为获利手段所引发的种种争端,无法起到规制市场秩序的作用.所以,对美国公开权的研究是我国人格权立法完善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670.
近些年来,关于著作追续权入法的讨论沸沸扬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旨在对追续权的综合权利说进行法律探索,期待能为设立追续权制度寻求法理依据。一、追续权制度的由来在上个世纪初,法国立法者Ander Hesse起草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