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1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1266篇
中国共产党   1417篇
中国政治   1560篇
政治理论   549篇
综合类   10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先进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要实现这一要求,不仅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还需要每一个党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身体力行。共产党人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光荣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而且还要科学理解、完整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  相似文献   
972.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极具人格魅力的统战领导者,在统战工作中,他以大义、诚信、情感、平等待人的高尚品 格,去感召人,团结人和教育人,充分展示了高尚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973.
文章认为 ,在经由义务的社会 ,权利的社会后当代社会在法律学的眼中应当是一个责任的社会。在一个责任的社会中 ,任何民事主体都是具有抽象责任能力的 ,法律的后果必须有相应的承担 ,在具体的责任能力上则因主体的不同而呈现出完全或有无的特征 ;文章通过分析民事主体的人格三要素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独立性和非对称性 ,指出民事责任能力独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提出建立符合实际的新的人格制度 :在具体的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上 ,通过民事责任本质和民事责任方式的实证分析 ,文章建议采取“客观说”,既是以责任主体的意思状况、行为能力和法律规定综合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74.
新公司法已确立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司形态,一方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对传统公司理念——公司本质属性的社团性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公司法人理论认为团体意识是法人具有独立人格的前提。文章从一人公司与传统法人理论的冲突出发,论证了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的合理性,简要分析了一人公司出现后学术界对其性质的各种解说,阐释了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法人人格之规定。  相似文献   
975.
“出头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多少年来已成为某些人的座右铭了。他们对自己谨小慎微 ,墨守成规 ,不愿创新 ,不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他们怕的是稍有不慎 ,便会“出头椽子先烂”,好处捞不到 ,反而招惹了一身羊臊气 ,成为众矢之的 ;他们对别人 ,却又极其敏感 ,特别喜欢论长道短 ,“鸡蛋里找骨头”,专议人非。只要是谁指标超得多了 ,得到什么荣誉了 ,便群起而攻 ,喋喋三日不休 ,唯恐“出头椽子”不烂。持“出头椽子先烂”论的人常举出古代事例为证 ,说“论宝”的卞和两足被刖 ,变法的商鞅被车裂 ,岳飞想饮“胡虏血”,先死在风波亭 ;谭…  相似文献   
976.
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格刑法学”是在调和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近代学派的对立时提出的刑法理论。人格刑法学从相对自由的主体的人格出发把握刑法学中的人 ,根据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责任三个要件的犯罪论体系 ,把责任作为犯罪论的核心和最后的犯罪要件 ,从行为责任和人格形成责任两个方面探讨人格责任论  相似文献   
977.
胡适“怀疑”话语以倡导独立思考为核心 ,其内涵包括 :认识论上的怀疑精神、方法论上的存疑原则、生存论上的怀疑意识 ,三者以建构独立、自由、创造性的、不迷信盲从、敢于挑战权威的现代人格为终极指归 ;胡适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现代“怀疑”思想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8.
在新世纪,参政党领导干部应有崇高的理想、丰厚的理论、理事的才能、理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979.
冯艾,1977年9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汉族,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大学毕业后的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白崖乡中学支教一年;2003年8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担任上海赴云南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现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战河乡中学支教。2004年1月,冯艾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  相似文献   
980.
法是人们普遍需要遵守的强制性行为规范.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相应惩罚。正因如此,人们对法都有所敬畏.其实这是好事。荀子说“畏法而尊绳”,然后“国常不乱”。只有畏惧,寸会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若无所畏,就可能无所不为.甚至无法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