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756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462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7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1,(6):7-7
宁铁中院 运输毒品系列案被告人一审被判无期 2011年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李营海运输毒品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李营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972.
一、引言吸毒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毒品危害的不仅是毒品滥用者本人,还包括其家人乃至社会。研究毒品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有效地降低和防止毒品滥用行为对社会和个人所造成的危害。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禁毒法》将原有戒毒模式合并为强制隔离戒毒,重构了戒毒体系。强制隔离戒毒本质上不是对吸毒成瘾者的行政处罚,而是一种挽救吸毒者的行政强制措施。强制隔离戒毒  相似文献   
973.
指纹上覆盖着一排排的汗孔,分泌有特殊化学成分,诸如药物及其代谢物等,则反映着人体的生活习惯和代谢规律。在案件侦查和司法鉴定中,可以通过分析指纹中化学成分对指纹遗留者的过往行为进行刻画。指纹中化学成分的检测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光谱及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拉曼光谱及拉曼成像技术、质谱技术、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其中免疫分析技术是通过制备抗体并与纳米材料相结合,这种功能化的免疫材料显现含有特殊成分的指纹,在获得指纹形态的同时能分析指纹中化学成分,具有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视化等特点,有利于获得更多来源于指纹的个体信息。本文着重介绍了免疫技术在指纹中毒品、违禁药物,以及氨基酸成分的分析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974.
<正>2014年,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在"四个一流"上提能履职,在"五大警务"上守土尽责,打赢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等十四场安保硬仗,经受了反恐维稳、幼儿园"喂药"、"1402"涉恐专案等大事、难事、急事的考验,受到部、省各级领导31次批示肯定,以宜昌之稳服务和支撑了全省、全国之稳。  相似文献   
975.
目前媒体和大多数的执法机构都视所有的非法毒品市场具有相似性,但随研究的展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非法毒品赖以生存的各地方市场是具有完全不同特征的。这包括,毒品市场本身活动一些的不同,和销售商或供应商的种种不同。其中的一些市场差异表明,一些非法毒品市场在很多地方迥然不同,特别是这些市场所链接的暴力犯罪,和对公众的普遍危害。通过借鉴分析笔者撰稿的一系列最新的文章,本文试图理解各种非法毒品市场的不同,研究如何建立更加积极有效的毒品打击政策。  相似文献   
976.
公安机关在毒品案件侦查中面临着诸多难点。毒品种类繁多,对侦查人员专业知识要求高;毒品制造、运输、交易极具隐蔽性,侦缉难度大;毒品违法犯罪分子对抗侦查能力增强;部分侦查策略困境未解;办案力量保障与区域协作存在现实困难等。  相似文献   
977.
娄小青 《江淮法治》2010,(12):47-49
在我国雄鸡状的版图上,有一处狭长的地带叫做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中东部地区,个别小县曾因有人长期贩毒而让外界知悉了它的名字。不仅甘肃的缉毒警密切关注着那里,就连公安部缉毒局的高级指挥官们,也视那里为让人棘手挠头的毒品问题重灾区。  相似文献   
978.
毒品犯罪是万国公罪,而且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台湾虽自1933年即开始对毒品宣战,长期以来毒品犯罪再犯率仍高,近年更有使用年龄层下降趋势,特别青少年对第三级、第四级毒品的使用。因使用毒品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暴力犯罪更是层出不穷,贩毒者为掩饰隐匿犯罪所得,就非法所得洗钱,破坏金融市场秩序,影响国家形象。因此,毒品犯罪已非单纯的无被害者犯罪,而是质变成为复杂的犯罪类型。"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岛内外现有对于毒品犯罪的实证研究多偏向对于施用成瘾者的戒治,或是如何进行预防的倡导。对于毒品查缉研究则以文献探讨居多,偶见以质性访谈进行研究,以量化进行研究者并不多见。毒品查缉素以通讯监察及行动搜证为主要方法,是故,法律对于通讯监察的授权(或限制),以及设备器材的良莠直接影响毒品查缉的成效,又资金是毒品犯罪的命脉,无论取得货源,或是出售毒品皆需仰赖现金,若无法实时查扣犯罪资金而奢望打击毒品犯罪之成效,几与缘木求鱼无异。本研究以自行设计问卷进行探索性研究,尝试发现"法务部调查局"调查官1是否会因个人变项的差异,而对通讯监察的限制、犯罪资金未能实时查扣,以及机关预算人力设备不足影响查缉毒品成效看法而不同。  相似文献   
979.
毒品犯罪近年来愈演愈烈,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为了逃避打击,毒品犯罪分子挖空心思,花样百出,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毒品犯罪活动,给司法机关的查处造成种种困难。公诉人在进行证据审查时,应针对毒品犯罪证据种类少、言词证据易产生变化的特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审查由于犯罪嫌疑人和案件诉讼结果利害相关,其口供虚假的可能性较大。在审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时应  相似文献   
980.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已经存在近二十年,然而该罪却一直被视为冷僻罪名而没有在学界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从该罪的基本理论点和实践中罪与非罪、本罪与相似犯罪的比较分析着手对该罪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