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68篇
世界政治   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3篇
法律   985篇
中国共产党   1616篇
中国政治   1637篇
政治理论   496篇
综合类   94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624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情况,学界尚有不同认识.经考证,贾仲明增补本所据为可考的最早版本,修订于至正元年、二年间;孟称舜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2-1345年间;曹楝亭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5-1346年间,均在钟嗣成自序十余年后.学界视为"简本"的孟称舜刻本实际上是残本,其文字内容较接近曹本,许多与曹本相同之处却异于贾本.尚未引起学界充分注意的另一个版本,是朱权《太和正音谱》所据本,它不同于今常见诸本,为贾本与孟本所据本之间的一个修订本,并较接近于后者.这些版本修订于不同时期,故虽内在联系性很强,但仍各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不可将诸种版本混同使用.  相似文献   
7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一经提出,立即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因为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充分代表了人民的意愿,为我们研究和治理青少碾犯罪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时,更是21世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3.
74.
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 ,领导干部是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高低决定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领导干部只有首先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 ,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 ,领导干部是群众的带头人、引路人 ,必须成为大众的道德榜样。只要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 ,就一定能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使德治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5.
丽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旅游文化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仍需坚持“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以特色为根、以文化为魂、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相似文献   
7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而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一“、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首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社会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务必使人们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同时要用这种共同的社会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77.
郭店楚简“以教治民”的思想,是儒家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教治民”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解决民从民信为其政治目的。本文试从“以教治民”思想的背景意义,人性、人道与教化的关系,教化的方式,教化与求己等方面加以分析,指出其历史性价值。  相似文献   
78.
“官德”是社会道德的核心 ,是有效行政的基础 ,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内在屏障。加强“官德”建设 ,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实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 ,当务之急 ,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 ,激活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实现领导干部“有德可依 ,有德必依 ,失德必纠” ,并以此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9.
邓小平党政关系思想是建立在对政党政治和以党治国的深刻体会和把握的基础上的.邓小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率先提出反对以党治国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重要思想.建国后,邓小平针对因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党治国的作风在党内逐渐盛行起来,逐步形成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现象,对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今天,我们正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即用新型的党政关系逐步取代传统的党政关系,实现党政关系合理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0.
民主监督:以民制权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绝对的、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而要防止权力滥用,制止腐败现象的滋生,就要对权力进行制约.要完善我国现行权力制约机制,除了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加强以权力制约权力,即以权制权外,还必须加强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即以民制权.而民主监督就是以民制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