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11篇
世界政治   1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2376篇
中国共产党   400篇
中国政治   758篇
政治理论   264篇
综合类   69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国际投资仲裁正面临着严重的正当性危机,在ICSID框架下实行统一的上诉机制被视为有效的解决途径。由于修改ICSID公约需经全体缔约国同意,硬性纳入ICSID上诉机制并非易事。从现实角度考虑,可纳入"选择性"ICSID上诉机制。"选择性"ICSID上诉机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赋予缔约国更多的程序自由,就"选择性"上诉机制的基本模式、运作以及程序规则进行细化的合理设计,以获得ICSID缔约国的一致认可,不失为实现ICSID上诉机制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2.
保密性是国际商事仲裁最具个性的重要特点,但保密性并非是不可突破的原则,在特定情况下仲裁程序可能也面临透明化的要求,而公共利益则是仲裁程序透明化要求的最重要的节点与最根本的动力。保密性与透明化是一对矛盾,但凡涉及公共利益或重大公共利益时,应坚定地以公共利益对二者进行权衡。实现透明化要求的合适途径是建立第三方参与机制,第三方参与机制相对能够保证公共利益避免因"保密"而可能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3.
心理学研究焦点的转向带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融性,能够为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研究的可行性。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在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加强学生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4.
《侨园》2011,(Z1):41
每逢过年过节,很多恋爱或婚姻中的80后都要面临一个艰难选择:到底去谁家过年?绝大多数80后都是独生子女,平时都在异地求学或生活。他们的中年父母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独守空巢,到了节假日,这个问题就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165.
各地妇联     
《中国妇运》2011,(12):42-43
辽宁省妇联在创先争优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近日,省妇联对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了“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提升群众工作本领”的业务培训。培训着眼于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拓展知识结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提高机关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是省妇联培训工作向专业化、技能化方向发展的有效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6.
有一天,我的学生们在教学群里分享一款手环——据说是一次心理健康活动的赠品,旨在提倡大家戴上手环后坚持21天不抱怨,就能养成基于心理学基础的不抱怨的好习惯。面对这种似乎挺有理论支撑的观点,我最先想到的问题竟然是:漫长而琐碎的生活中,坚持认同,从不抱怨,这样真的好吗?首先我得说,我做不到。  相似文献   
167.
临床心理学起源于100年前莱特纳·威特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诊所,包括给学科提供名称及成立第一刊,他的作品在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并促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显然,他是心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但关于他的传记资料却很少。本文总结了他的生平及其在临床心理学史上做出的开创性的贡献并简要分析了他被世人遗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8.
沈四宝  薛源 《法学》2006,(4):67-71
对商事仲裁定位的偏差,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事仲裁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商事仲裁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仲裁员审理纠纷作出裁决的权力,是独立于诉讼权和行政权的第三种权力。商事仲裁的定位应为专业服务,这充分体现在商事仲裁的契约性以及当事人与仲裁员的服务关系上。从这一定位出发,对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3)条对岩礁“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之规定,语意模糊。南海仲裁裁决对此条款的解释及适用更是极具争议。本文依据条约解释规则,从科技运用活动影响岛礁法律地位的视角来发现裁决的问题。裁决并未使用“动态解释法”来解释“不能”的含义,遂忽视了科技进步对岛礁客观能力的积极影响。裁决错误解读“自然形成”的通常意义及上下文,将“自然”条件延伸适用于岛礁的“维持”阶段,排除了外来技术作为“维持”的方法。裁决用《公约》文本找不到的材料推导出条约之目的,忽略“奖励”沿海国以科技发展实现对岛礁的最大化开发也是目的之一。裁决中“接近人类居住能力的界限”不采用人类最低居住标准,无视欠发达国家人民的居住状况,所谓“大规模人为改变”的条件也无法普遍适用。裁决无视任何具有岛屿的国家竭尽所能地运用科技改善岛屿居住条件、维护环境、防止侵蚀和淹没的事实。如此违反条约解释原则、背离现实及国家实践的裁决解释与适用,不具有良好的事实及法律根据。  相似文献   
170.
仲裁第三人的法理基础与规则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凯  罗骁 《法学评论》2006,24(5):71-79
仲裁第三人是仲裁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对其进行学理分析并制定相应规则颇为值得研究。仲裁第三人与诉讼第三人以及“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论”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在界定仲裁第三人概念时,除考虑第三人与仲裁案件在实体法上的牵连关系外,亦应结合仲裁的特点,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纳入考量范围,以弥补“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论”之不足。合同相对性原理的例外规则、仲裁制度的价值取向、“意思自治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及仲裁的制度特点均为第三人参加仲裁提供了法理基础。在现行的仲裁法框架下,通过直接立法模式完全可以纳入仲裁第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