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282篇
中国共产党   587篇
中国政治   1015篇
政治理论   139篇
综合类   148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510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近新颁布的《刑诉修正案》首次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立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大进步,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人权保护措施的具体落实。它将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的发生,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特权对抗国家司法机关,维护其基本权利。然而,只在《刑诉修正案》证据制度章节中添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一言具体该怎样适用还有待商榷,它如何充分的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也还需要进一步在制度和实务上做出规范和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22.
涉罪未成年人强制亲职教育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具有一定关联。对于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通过强制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受一定时限亲职教育,有助于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预防未成年人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促使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弥补现行法律关于监护干预措施的不足。应当明确强制亲职教育的主体、对象、法律依据、执行、结果反馈与监督等制度性因素,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有效衔接,落实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  相似文献   
223.
医疗资源配置问题所诱发的医疗事故日益增多,也进入到刑事司法的视野。对于此类医疗事故案件,法律上应该权衡医疗方和患者方的双方利益,结合医疗服务提供的具体形态,设计规范机制。站在限制医疗过失处罚范围的立场上,宜于要求主观上对危险的预见达到一个较高的、具体的程度。  相似文献   
224.
被告人叶际仁,男,1953年9月25日出生,汉族,浙江省永嘉县人,大学文化,原系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2年5月23日,其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刑事拘留,同年6月6日被逮捕。被告人叶际仁涉嫌滥用职权案,由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于2012年5月22日立案侦查,2012年8月6日案件侦查终结。同日,以被告人叶际  相似文献   
225.
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赖昌星走私普通货物、行贿犯罪一案,近日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法院认定,赖昌星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226.
受贿且渎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相互出现,对其并罚还是单罚,却一直没有定论,这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办该类案件。在理论上各种学者的观点和认识也并不一致,在司法实务中,各地的判例也存在不同,如何解决受贿型渎职犯罪,已成为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刑法相关原则,法益保护以及"为他人谋取利益"在该类犯罪中的定位三方面法理分析,对受贿型渎职犯罪应当认定为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227.
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对醉酒驾驶的主观要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立法背景、"危险驾驶罪"主观罪过形式、对立法行为的解读三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8.
《党的建设》2012,(2):37-37
张敬礼案:演绎官员“雅贿”腐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敬礼在法院受审时,被控涉嫌受贿罪、诬告陷害罪、非法经营罪。检察机关指控,张敬礼受贿110余万元,非法经营额高达2300万余元,曾指使他人向中纪委及相关领导寄出1300余封诬告陷害他人的信件。  相似文献   
229.
李冬 《法制与社会》2012,(19):79-80
在最新的刑诉法修订中,新增加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定,但其与第118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看似相互冲突。对此,本文认为,如果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视为一项宣示性的法律规定,而"如实供述"仅仅是一个具体操作性规定,适用时就可实现保障被追诉者人权的价值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30.
薛潮平 《证据科学》2012,20(2):204-215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首次引入的旨在抑制刑讯逼供、促进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具有宣示性的正面进步意义。然而这一立法亮点降生在我国特定的司法体制体中,无论是法律语言的内涵还是法律原则与规则的创制方面,与国际法、外国法视野中的"不自证其罪"尚存在诸多差异;同时,规范所凸显的价值与国内程序法、实体法、证据法形成的紧张关系,将不断拷问未来法律实施的效能。制度中的盲点只有借助于立法完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冲突解决机制的有效介入与解构,亮点才能闪烁出理性的光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