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89篇
各国政治   230篇
工人农民   237篇
世界政治   8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9篇
法律   5044篇
中国共产党   6183篇
中国政治   7945篇
政治理论   2405篇
综合类   319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862篇
  2014年   2596篇
  2013年   2061篇
  2012年   2436篇
  2011年   2486篇
  2010年   2153篇
  2009年   2140篇
  2008年   2306篇
  2007年   1763篇
  2006年   1454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688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个阶段,各阶层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许多人从原来一个人可以一生固定从事一种工作,变为不断变换从事各种工作。许多人从分散的居住地汇集到大城市,重新组成新社区。一些退休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72.
论物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物的依赖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其实质是物质利益对人的社会生活的统治。这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一方面 ,物是支配一切的标准 ,在此条件下 ,人是自由、独立、利己的 ,人与人之间是隔绝、对抗与冷漠的 ,由此也对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 ,以物的交换为基础的、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又为人的利他行为 ,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合作与关爱创造条件 ,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其消极方面 ,并创造条件促进其积极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在我国一经出现即引起经济学界及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激烈讨论。本文着重分析并评价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各项基础性问题,并试图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危害及规制之必要性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将其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将他人的商品冒充自己的商品出售或拟出售,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对商品变更程度的不同,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呈现以下两种:整体反向假冒,即保持所涉及商品的原样,对其本身不做任何变更,而只是…  相似文献   
74.
我国首家法律援助机构于1992年诞生在武汉,111年后,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机构也在武汉宣告成立。面对知识产权法律援助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应予以关注和思考,共同促进其蓬勃发展。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的萌生及其意义所谓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是指有关援助机构或者服务机构对有特殊困难的自然人、法人及社会组织等提供知识产权申请、诉讼代理和咨询等服务,并根据情况减收或免收服务费用的活动。2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对弱势群体予以经济上一定照顾的规定,可以追溯到1985年1月19日发布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90条之规定“个人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75.
从人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来说,人决不能商品化。我国近年来也出现某些人把人商品化的不良现象,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已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必须防止人的商品化,要发展文化教育,塑造“文化人”,充实、提高人的本质,以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6.
李萍 《西亚非洲》2005,(5):41-45
犹太伦理的核心概念是“他者”,从外延上看,“他者”分3个层次:上帝、同胞、国人;从内涵看,“他者”的本质在于将自身客体化,做“他人的人质”。“他者”与我的关系构成了犹太伦理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也形成了犹太伦理的特点,使它既不同于基督伦理,也有别于儒家伦理。“他者”在场的伦理规范体现为公义、赎罪和慈善。  相似文献   
77.
张锋 《法学论坛》2005,20(2):59-64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上。本文从法学视角切入 ,以“权利”作为分析文本 ,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的权利”上的理论分歧 ,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权利”的环境伦理定位。  相似文献   
78.
杨源清 《台声》2005,(1):60-61
名噪一时的上海大千美食林,其徐家汇楼房转让后,老板黄海伯的生意也转轨了。 提到大千美食林,上海人几乎是家喻户晓。10 年前,当徐家汇商圈在太平洋百货、港汇广 场、美罗城、汇金百货等标志性建筑还没影子的 时候,大千美食林即以新建整幢大楼来经营各地 风味和世界新潮美食,首开上海滩餐饮业之先 河 。 在徐家汇打拼10 年 大千美食林的创业者是黄海伯,他在1980年 代初,从台湾到美国德州防空导弹学校进修。那时正值石油飞涨,美国德州经济开始复生,许多留学生利用周末在跳蚤市场上摆摊,1 个月下来收入不菲,激起他做生意的念头。因此一回台湾,…  相似文献   
79.
春秋战国时代,儒、道两家都在研究解决农业文明时期的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伦理纲常,二是影响人和社会存在的天人关系。他们都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但儒家强调的是个体“合”于社会,以人合天,道家强调的是个体“和”于自然,以天合天;他们也有相同处1.目的都是有所“为”,2.都注意个体人格的自足完善和生命价值,3.都是为了“人人合一”,终极目的都是“人”;儒、道的“天人合一”观又是互补的,道家为儒家找到了退路,儒家为道家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80.
市场主体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必须接受法制的约束和伦理的引导,本文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原则谈起,分析了法制和伦理对市场行为的调整作用,并试图通过比较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