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785篇
中国共产党   985篇
中国政治   1648篇
政治理论   771篇
综合类   10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1.
王韦燃 《学理论》2012,(25):208-209
随着我国德育教育从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对于公民教育中如何融入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但儒家伦理中的差序格局,是其"仁"的模式必然导致的等级制度安排,又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格格不入。本文试图通过解析这对矛盾,来进一步探讨提高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水平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相似文献   
112.
苏玲 《人民论坛》2013,(14):232-233
列宁是首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家,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始人。他强调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强调执政者必须履职尽责。列宁关于社会制度伦理建设的思想,对我国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3.
吴进  焦泉 《前沿》2012,(6):45-47
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和谐伦理世界、崇高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行为的引导作用,强调必须培育大学生和谐的内心世界,对生命、对人—自然—社会整体性的全面把握,必须建立大学生高度协调的外部伦理世界,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特别是和谐的制度伦理建设,全方位培育当前大学生和谐伦理精神,实现大学生和谐伦理行为,预防及纠正大学生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114.
代孕作为一种新型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涉及法律、伦理等复杂关系。目前我国代孕市场暗流汹涌,社会舆论纷纷谴责,而相关法律却不健全。简单的禁止性规定并不能抑制代孕现象的出现。承认代孕的积极作用,将代孕纳入法制轨道,有限制地开放代孕是理性而长远的选择,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5.
"立足于在有限环境中永久地无限止地扩张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持久,它追求的扩张主义目的越是成功,它的寿命也就越短"。〔1〕然而直到这种生活方式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戕害得千疮百孔时,我们才开始迟钝地反思已滞后多时的环境文化。我们需要寻本溯源,从古老的"天人合一"环境哲学中汲取智慧,更需要借助儒家伦理法的导引,将环境法治与环境德治结合起来,促进环境道德的法制化和环境法律的伦理化,藉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新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16.
行政伦理制度从改善政府组织与行政人员内在的价值取向入手,引导、规范公共行政行为,是有效规制政府权力寻租的途径。要增强行政伦理制度对政府权力寻租行为的约束力度,就需要不断地推进行政人员行政伦理教育培训的常规化,完善相关行政伦理规制的法律法规,构建专门的行政伦理管理机构,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行政伦理的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117.
李全庆 《求实》2012,(2):44-47
土地征收是目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土地征收权腐败是指土地征收权主体滥用土地征收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土地征收权腐败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结果,分别表现为土地征收权性质上的"公共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土地征收权运作上的"公众委托"与"私人使用"之间的矛盾、土地征收权"形式公有"与"内容私有"之间的矛盾。通过权力、权利与道德对土地征收权的制约是治理土地征收权腐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8.
政府信用是社会伦理价值观的风向标,对社会信用文化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实施管理职能的伦理要素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升政府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推动现代政治伦理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从伦理视角来看政府信用文化建设主要包含诚信、公正、平等、责任、忠诚等方面的伦理要素。当前,政府信用在制度信用、组织信用和行政人信用等方面面临着一些伦理困境,制约了政府信用文化的提升。将伦理文化的软约束与法律制度的硬约束相结合,提升政府信用文化和公信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9.
正生态危机发生实质是人类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无止境的索取和争夺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发生的社会伦理根源是技术理性的扩张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消费主义的盛行加重了对自然的消耗与污染、功利主义的漫延导致代际自然资源分配不公;要缓解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不仅要依靠科技、经济手段,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改变人们的社会伦理观出发,用价值理性自觉地调适技术理性的非理性倾向、改变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摒弃发展理念的功利主义,从而调节好人与人  相似文献   
120.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道德混乱,信仰淡漠,此类现象不在少数。今天不即行纠正,定会遗恨将来……我们的国家,古老而积习深重,恶习颇多。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道义上都落后于世界各国。今天不抓紧改变这一切,机会将不再重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