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7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本案情 2004年,某国有公司工会主席陈某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职工补充养老储金会的70万元资金存入某城市信用社,为朋友张某的贷款提供担保。后信用社将担保款扣划用于偿还贷款。2006年8月,为应付审计,陈某虚开了一份70万元的现金支票,  相似文献   
112.
文件伪造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形形色色,本文主要介绍通过仪器分析确定文件的形成方式后,再检验文件上印章朱墨时序和章体特征,利用相关软件辅助分析等方法,检验文件真伪。  相似文献   
113.
7月8日中午,有网友发帖称,去年五六月间,峨眉山市符溪镇党员干部骆某、张某伪造身份,公款赴港澳旅游。在其填写的《中国公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审批表》上,政治面貌为“非党员”,工作单位为“个体户”和“无业”。当天下午,相关部门即介入调查。  相似文献   
114.
彭华 《各界》2011,(3):91-92
1918年,苏联一个布匹店小老板伪造了一份“共妻法令”,并将之付诸实践。这位冒险家死后,“共妻令”并没有随着法庭的审判而结束,反而成为“共产共妻”谣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115.
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但是现行刑法却缺乏对此种行为的立法规制。现实中,如何对这些行为进行定性分析便成了刑法学术界和司法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6.
伪造有价证券,是指行为人违背有价证券的真实性,擅自制作虚假有价证券的行为.伪造有价证券行为的成立要求:行为人没有制作权限,或者仅有一般制作权限而超越其权限范围;行为人所制作的有价证券是虚假的,且能够以假乱真.变造有价证券,是指行为人违背有价证券的真实性,擅自对真正的有价证券加以篡改、变更的行为.变造有价证券行为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实质上没有变更权限;行为人以真正的有价证券为变造对象;行为人对有价证券予以篡改.  相似文献   
117.
河南省对商丘市梁园区规划土地局原局长徐建设雇佣杀人一案进行用人失察追究,对提拔任用徐建设失察问题的有关人员给予应得的纪律处分。经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联合调查组调查,徐建设在其入学、学历、入党、聘干、提拔、申报拔尖人才等问题上,弄虚作假,有意隐瞒、歪曲事实,伪造材料,涂改档案,搞非组织活动,并干扰和妨碍案件查处。而个别单位和领导人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8.
动态与信息     
《党风建设》2000,(2):30-30,29
经区纪检监察部门调查证实,公安机关认定,近日,自治区劳动人事部门决定,取消同心县非法违规录用干部一案中王凤虎等140人利用盖假公章,伪造录干手续非法转干的干部身份.恢复其原有身份,伪造录用干部手续予以注销:取消纳建宁等73人没有按规定程序审批录干的干部身份.违规审批程序予以纠正,收回审批手续并予注销。  相似文献   
119.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正常管理秩序和部队的信誉,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本罪的立法存在两点不足:犯罪行为方式的规定不完善、缺少罚金刑的规定;因此,应该完善犯罪行为方式、增设罚金刑,以更好地防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20.
王华 《法制与社会》2013,(7):139-140
近年来,一些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徇私舞弊、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等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屡有发生,而且社会危害很大,严重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妨碍了司法公正。因此,对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这个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显得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