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3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8篇
法律   636篇
中国共产党   6802篇
中国政治   4269篇
政治理论   1636篇
综合类   21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795篇
  2013年   846篇
  2012年   871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986篇
  2009年   1181篇
  2008年   1143篇
  2007年   1106篇
  2006年   1729篇
  2005年   2704篇
  2004年   1598篇
  2003年   553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在1933年2月至1935年4月川陕苏区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党在川陕苏区创造了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及为民执政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提供了借鉴,给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崭新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993.
张广纯 《世纪桥》2008,(2):28-29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党执政的效率。大力开发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思想文化资源、组织资源、群众资源、历史资源和环境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资源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来的。党员应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党员个体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党员个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论中央苏区局部执政作风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宏  罗伟军 《党史文苑》2008,(7):32-34,6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实践中生长铸就的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党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新的作风创造新辉煌的今天,很有必要吸收和借鉴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作风建设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6.
马文娟 《共产党人》2008,(3):18-18,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  相似文献   
997.
《理论与当代》2008,(5):55-55
丁佩华在3月9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正如人们所预料的,梅德韦杰夫当选下一届俄罗斯总统已成事实。俄罗斯的高投票率和高支持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选民对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满意程度,表明有越来越多的选民开始认识到总绫执政能力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总统选举与自己将来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98.
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贯穿执政党建设始终的重大问题.建国前后.毛泽东从领导革命战争到领导经济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中,对执政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这是我们党执政理论的潭泉和根基,时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执政党合法性指的是民众对执政党的拥护、支持与认同,它是一个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伴随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执政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权威和执政合法性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与执政党合法性的传统模式相比,转型期执政党合法性在价值取向层面已发生了转变,传统执政党合法性的人治、集权、意识形态教化等诸多价值取向都失去了原有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陈万寿 《世纪桥》2008,(1):12-13,21
科学的执政理念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而且在于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对执政规律的正确反映,有其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执政改进执政方式、培育先进执政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