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3234篇
中国共产党   348篇
中国政治   2223篇
政治理论   308篇
综合类   31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742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666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470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修改后的刑诉法明确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但刑诉法实施一年多来,侦查机关对律师介入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其原因主要是对律师的误解,认为律师介入增加侦破难度、害怕犯罪嫌疑人拒供、翻供、串供、毁证等。对此,文章提出从立法、沟通、提高认识、取消违法规定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以期保证刑诉法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72.
侦查思维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思维学研究的重点,一是侦查思维方式系统问题,即侦查思维方式由哪些具体的侦查思维活动所组成,其特点和功能是什么;二是侦查思维方式变换问题,包括变换的基本形式、动因和方法;三是侦查思维问题,主要应弄清侦查优化思维优化有哪些具体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3.
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合理性及适用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是一种由侦查机关实施诱惑而诱使侦查对象犯罪并将其抓获的特殊手段,由于我国立法目前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性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本文探讨了在现阶段我国运用诱惑侦查手段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主张对“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应当坚决反对,对“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应当支持,并提出了适用诱惑侦查的五个原则,以便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制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74.
中国曾经以前苏联为模式,构建了自己的刑事司法制度。然而,1992年,俄罗斯联邦在刑事司法制度方面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改革:在审判前阶段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了“为权利而斗争”的机会。面对俄罗斯的刑事司法改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侦查羁押制度的种种弊端。违法羁押、超期羁押之所以屡见不鲜,且侦查羁押的适用呈现出工具化、普遍化的现象,究其根本,在于对侦查羁押的认识存在种种误区。为此,有必要对侦查羁押的属性及其正当性、侦查羁押应当体现的诉讼理念、限制侦查羁押的法律原则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为构建合理的侦查羁押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5.
海上走私犯罪侦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走私属于特定区域、特定对象的走私行为,走私运输工具先进,对抗性强,海上走私组织严密,呈现团伙化、集团化、国际化趋势,单线联系,走私路线复杂多变。缉私部门应注重情报经营,对查获走私船舶及时进行现场勘查及搜查取证,查明走私链条。  相似文献   
176.
浅谈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利益冲突、观念碰撞的大背景下,产生、蔓延和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各种社会矛盾综合反映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的难点与对策,切实做好这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7.
在侦查讯问中,部分侦查人员证据意识不强,给侦查破案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原因有思想上的、自身素质的、传统观念及立法等方面,立法机关、公安司法机关亟需采取相应措施,促使侦查人员切实强化自身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178.
预审是资产阶级法制革命的产物,以后被大多数国家公认。我国的预审机构从建立到与侦查部门合并,又从侦查部门分离出来单独设置直至撤销机构经历了七十多年的演变过程;预审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即预审是审理刑事案件不可替代的程序,它是公安机关检验案件审理质量、保障依法办案、不枉不纵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预审的法律地位不应改变,预审机构不应撤销。  相似文献   
179.
论有组织犯罪侦查中的协同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作战的原则是由有组织犯罪的复杂性和侦查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在有组织犯罪侦查工作中,协同作战的表现形式有:不同地区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侦查部门与公安机关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公安机关与其他司法机关之间的协作;公安机关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我国公安机关与国际刑警组织及其他国家警察机构之间的协作等。  相似文献   
180.
赋予犯罪嫌疑人以律师帮助权是出于“平等对抗”的法律考虑。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不能完全地得到律师的法律帮助,同时辩护律师享有的帮助权流于形式,表现在受帮助的主体有限、时段有限、律师的权限受制、与国际刑事辩护司法准则不相一致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立法限制性规定过多,同时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为此,有必要完善立法,对辩护律师的角色重新定位,明确侦查机关的“迅速告知”义务,赋予辩护律师讯问到场权、会见权、全面阅卷权,并完善调查取证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