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宏昌 《奋斗》2005,(1):38-39
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前。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缺失.信仰危机,世界观、人生观淡薄,追求安逸享乐,可以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很令人担忧。因此,结合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72.
按照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的独特社会理论的阐释,现代性社会突显了法治存在的合理性,形式合理的法律是目的合理行为的体现,是现代经济和政治的基础。借助于“形式合理的法律”,社会行动者通过自由的选择,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计算自己的得失,预期自己的未来。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可操作的技术规则实现交易的有序与安全,实现  相似文献   
73.
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利益意识、自主性以及理性化趋势增强,而且交往方式也越来越具有公共性。但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因素,特别是由于公民社会发育不足导致人们的道德信仰危机,社会普遍表现出一种以公德缺失为主、发展性的道德危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与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相协调。  相似文献   
74.
道德信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信仰被理解为对道德目标的信服与崇拜,它是对道德生活的超越性把握。道德信仰赋予道德以精神本体,同时又是人的精神生命形式。善恶因果链的断裂、两种明的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道德体系自身的缺失等导致了道德信仰危机。对道德信仰危机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持乐观态度。重塑道德信仰的基本途径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法制化。道德信仰研究的存疑颇多,如,道德信仰能否科学把握,其理性与非理性如何统一?对道德信仰危机的否定性评价的标准是否具有自明的真理性?道德法制化与道德的自由精神有无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信仰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这样就离违法乱纪不远了。事实表明.党员干部违法犯罪,从思想上分析原因.要么是信仰缺失.要么是信仰不坚定.我们归结为信仰危机。如何坚定党员干部的信仰.本人试从三个方面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76.
重建信任:“原汤化原食” “信任危机”来自“信仰危机”。毋庸讳言,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信仰危机,其形成主要肇始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度追逐物质利益,人的发展片面化,忽视或无视信仰和人生价值。加上中国传统信仰的世俗性与西方信仰的崇高性简单对接,有些人便会远离崇高,随顺世俗;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一时间是非难分,  相似文献   
77.
一、道德的合理性、权威性受到公然挑战 不知何时"道德信仰危机"已悄然成为日常社会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伦理用语之一了.尽管我们不能说道德信仰危机在全社会普遍存在,但在社会的某些地方和领域道德失范、信仰失缺、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势头猛烈;是非、善恶、美丑界限颠倒,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并被公众容纳效仿且引以为荣.这些以耻为荣,颠倒荣辱观的现象使得道德的合理性、权威性受到公然的挑战.这些行为在毒化公众心灵的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得做官重谋"权",为师重谋"名",经商重谋"财",行医重谋"利"……究其原因,这些缺德之举的行为者是缺乏道德观念还是对道德规范一无所知?都不然.  相似文献   
78.
悦读     
《工友》2014,(2):4-4
正老百姓愁住房,开发商愁售房;当官的愁二房,贪赃的愁班房;打工的愁租房,住院的愁病房;分娩的愁产房,结婚的愁新房;男人们愁私房,女人们愁乳房。——说房就愁听说过一鸡四吃,这回又学了个新名词:一房四吃!专家称,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准备一房四吃了:一吃土地出让金,二吃转让住房所得20%的个税,三吃房地产税,四吃遗产税。房子是不少老百姓用一辈子血汗钱换来的物产,真要这么巧立名目地收刮吗?——老徐时评  相似文献   
79.
Tatiana 《工友》2014,(4):50-50
正最近在王小波的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无中生有。遂合上书思考:这无中生"有"或许是作家无意识塑造的艺术对象,却在无形之中闯入读者心灵之域的某种突如其来之物。很早以前读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就有类似的感受。  相似文献   
80.
信仰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危机的原因是挫折的困惑与真理的否证,利益的失衡与价值的背离,思想的激荡与情感的疏远.要克服信仰危机,建构科学的信仰,需要实践上取得实绩,达到事实的确证与真理的彰显,利益到位与价值认同,弘扬正气与感情诱导;同时,加强理论教育,达到真理的坚信、先贤的启示使价值认同,历史的反思使感情融入,以建构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