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2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篇
法律   248篇
中国共产党   2134篇
中国政治   1695篇
政治理论   996篇
综合类   89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刘方玲 《理论探讨》2006,(4):171-173
政治典型是以话语系统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存在,意识形态通过其话语霸权操纵政治典型的建构。在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之下,政治典型的建构往往被归入模式化的理解轨道之中,导致了政治典型的单调乏味和意义超载。由于政治等级结构之下存在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等级结构,使得政治典型也存在着权威分等。人们通过对政治典型中话语的解读与评判,可以使政治典型的意识形态性自我展现。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政治典型再也得不到一般社会的认可和合法地位时,也就意味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崩溃。  相似文献   
12.
对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社会转型、体制创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诸多冲击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性、合法性、必要性出发,对新的形势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智新 《理论导刊》2006,(8):106-107
在影响日本对华政策的诸多因素中,意识形态是一个很重要却又时常被忽视的方面。这些意识形态因素主要包括狭隘民族主义、神道国家意识和西式自由民主理论。三者交错影响日本对华政策的突出表现就是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这些意识形态因素与国家利益互为表里,是日本政坛右翼化、保守化和对华政策强硬化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大众文化在我国迅速发展,构成了对我国精英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弱化,并且低格调大众文化导致青年大学生价值迷失,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拟通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利用网络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措施,达到消解和抵制大众文化负面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唐小兵 《南风窗》2007,(8):88-88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修订版出版了,通过其中增加的篇章可以隐约窥见刘小枫思想变化的轨迹。10年前初版所收录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记念冬妮娅》、《流氓话语与意识形态》等文章,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6.
阳敏 《南风窗》2007,(17):82-85
一年来,于丹热了,《论语》热了。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国民间的复兴早就开始。有人说,这是在革命年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也有人说,这是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虽然它背后有市场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7.
从康德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与孔子是相通的,都强调真正的道德是自由意志的一贯性。“乡愿”出自孔子的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孔子在《论语》中批评乡愿之徒,也就是地方上的好好先生,对谁都关系处理得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所有人都说他好;但这种人内心并不是出于道德目的而是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解冻”是赫鲁晓夫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题和典型特征,大体上可分为“两松两紧”四个阶段,与斯大林时期对意识形态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形成鲜明对比。但赫鲁晓夫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解冻”同时也顾虑重重,不同时段也不乏强化“控制”。赫鲁晓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解冻”对苏联政治的发展和国际共运均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祥波 《南风窗》2007,(19):17-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凝固语法结构的词语,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此前的表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是一个不稳定的修饰词,是对"社会主义"这个主干词的限定,而无论是从1982年的历史状况、政治现实,还是从邓小平的话语内涵和后来执政党的相关阐释来看,都是新时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解释,但是这个时候这种新解释还没有定型,具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特点,它更像是一系列具体执政方针和措施的总结和罗列。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生态位下降,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势。要适应当代时空观以及文化主权的相对性特点,把握“三个面向”的文化建设的根本趋势,以“三个代表”引领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