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256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与文化战略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面临的文化挑战主要来自"西化论"、"新儒学"、"宗教热"以及如何建设"文化工业"等问题,本文结合分析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对中国的文化战略设计发表了看法.就上述四个方面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52.
马林韬 《思想战线》2001,27(5):21-24
中国儒学的传统文化体系,在理论上应当区分为"文化价值的理念"和"历史表现形式"."仁学"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民本主义的思想、谐和执中的文化哲学和道德伦理的普遍性原则以及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表现,应是儒学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属于人类共有的文化思想遗产的最璀璨部分.但"新儒学"的思想家们对儒学文化的价值理念同它历史表现形式的不同内容往往完全混淆.所以,对所谓"新儒学"必须持一定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53.
齐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曾产生了孔子等思想文化巨擘。魏晋南北朝时期,齐鲁士人并没有因为政治上的失序而沉寂,相反,他们在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方面仍卓有建树,为齐鲁之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4.
以“伦理主义”为特征的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也应该失去“国家哲学”的地位,发挥不了也不应该发挥“兴邦治国”的指导作用。不过,儒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并非没有任何地位,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儒学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占据“主席”之位,但能够也应该处于“宾席”之位;不可能也不应该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却能够也应该起辅助性的“帮补”作用  相似文献   
55.
张西立 《创造》2010,(5):96-97
作为后学,能够有幸读到周善甫先生的《大道之行》文稿,进而对先生的治学为人有所了解,还得感谢先生的嫡传弟子孙炯,正是经过两年前孙炯的介绍,才得以管窥当代国学大作的精妙——《大道之行》作为周善甫先生的扛鼎之作,以广大精微的识见.融会古今,贯通中西,全面、深刻地诠释和体证了中华文化的真谛,是对宋明以来“新儒学”的“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继承和体现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这一数千年来中国土人矢志不移的道义和担当!  相似文献   
56.
2008年5月10日至11日,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暨“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看待传统中国法文化”学术论坛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主办,汕头大学法学院和《太平洋学报》编辑部承办。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政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湘潭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的约50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57.
民间法的研究需要解决其文化基础问题,这是民间法研究的合理性之根据,必须明确对民间法文化基础进行思考的价值。传统儒学文化作为民间法文化基础,为其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58.
今年初,江泽民同志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强调把“德治”和“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无疑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理论、实践意义。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一些群众对“德治”问题尚存有疑虑和模糊认识,诸如“讲德治会不会削弱法治”、“会不会滑向传统的儒学上去”、“会不会仅是增加一些道德说教而已”……为此,我们有必要做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努力消除各种顾虑,克服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59.
对于作为人性教育的一环的“道德治愈”的讨论,必须以对“道德性”和心理或性格问题的关系的理解为前提.所以,本文首先考察心理学上的性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把最近流行的“意义治疗”当作道德治愈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对儒家思想进行关注.儒学把很好地控制自己并且向道德本性回归作为最终目标,所以非常重视使人能以真实的自我去生活的修养方法.把儒家的修养论用现代的学术用语去表达,可以叫做哲学性治疗或心理咨询.实际上,儒学内部也曾在治疗的角度上解读修身,并且可以找到通过治愈学习者的内心实现恢复人的道德本性的事例.儒学中说的“心病”,其含义是和身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截然不同的,是把它理解为道德本性的丧失,并把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自我,并且恢复真实自我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本文中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讨论了“道德治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0.
《同舟共进》2011,(8):80-80
广东广州许接源(水力发电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大一统国家,传统的皇权制度及儒学文化与世界先进的体制及文化相对比,的确有明显的“特色”。进人现代社会几百年来,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后,尤其显出我们制度、文化的滞后与科学创新的无能,而许多国人却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如此愈加偏离了人类的先进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