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2篇
法律   265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8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发育的第3.5~20.5天鸡胚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SH)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鸡胚发育的中期(第10.5天),可观察到少量明显的FSH细胞分布于腺垂体后叶,随着胚胎的发育,FSH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发育的第16.5天FSH细胞数量增加到了整个孵化期的最大值,分布于垂体后叶的腹侧,前叶仅有少量零散的FSH细胞;在发育的第18.5天至出生期FSH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早期FSH细胞体积小、细胞浆少、细胞核大,单个或团状分布,随着胚龄的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浆增多、细胞浆浓染。结果表明,鸡胚胎腺垂体FSH细胞发生于胚胎发育的中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中后期;FSH细胞分布于垂体后叶腹侧。  相似文献   
582.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鹅细小病毒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免疫组织化学图像中的抗原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在心、肺、脾、肝、法氏囊、胸腺、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食管12种组织器官中检测到了病毒抗原。其中感染后第5天的感染组织最广泛,抗原染色强度最高,在检测的组织中以空肠的检出率最高。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肺泡壁细胞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内。始终未能从大脑、胰腺和骨骼肌中检测到鹅细小病毒。可见该病毒感染雏鹅后存在于患病鹅的大部分组织器官内,进一步证实该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病毒。  相似文献   
58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的纳米胶体金斑点免疫渗滤法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血清细胞培养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素膜,加入待检血清样品后,利用纳米胶体金标记的山羊抗牛IgG显色,建立了检测IBR抗体的纳米胶体金斑点免疫渗滤法检测试纸盒。整个试验过程仅需5min即可判断结果,与蓝舌病、牛赤羽病、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猪瘟、猪伪狂犬病和猪细小病毒病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将该法与用于IBR抗体检测的ELISA方法同时对300份临床牛血清样品进行IBR抗体检测,结果二者的阳性符合率达94.4%。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可靠、效果直观、结果容易判断的特点,非常适用于IBR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84.
目的探讨大鼠脑震荡后不同时间大脑多巴胺D1受体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变化。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脑震荡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脑震荡后1、2、4、8、16和24d 6个损伤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于大鼠脑震荡后不同时间取内侧隔核(MSN)、左右Broca斜角带垂直支(VDB)、丘脑网状带(RT)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脑组织不同区域多巴胺受体(D1)表达情况,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组大鼠脑组织D1受体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变化情况:在MNS区,脑震荡后1d细胞阳性表达开始减弱,到16d细胞阳性表达最弱,16~24d细胞阳性表达开始增强,但在24d仍比对照组的表达弱。在VDB区,脑震荡后1d细胞阳性表达开始减弱,2d细胞阳性表达最弱,脑震荡后2~24d细胞阳性表达开始增强,但在24d仍比对照组的表达弱。在RT区,脑震荡后1d细胞阳性表达开始减弱,4d细胞阳性表达最弱,4~24d细胞阳性表达开始增强,到24d与对照组表达接近。结论大鼠脑震荡后不同时间,脑组织多巴胺D1受体在MSN、VDB、RT不同区域的表达轻微下调,但下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585.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在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者心肌细胞的表达,并探讨其法医学意义。方法筛选法医尸检案例45例,其中SMDS组、冠心病猝死组及对照组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组别Cx43蛋白在心肌细胞内的表达进行阳性单位(PU)定量检测,分析Cx43蛋白在各组表达的差异。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DS组心肌Cx43染色明显减弱,阳性着色条带分布不均、深浅不一,有的呈散在颗粒状;冠心病猝死组亦见类似变化;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经统计分析发现,3组心肌细胞内Cx43表达的PU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MDS死前存在心肌缺血及心电紊乱,应属心性猝死范畴。  相似文献   
586.
目的观察Bcl-2蛋白在外伤性癫痫病灶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外伤性癫痫、非外性癫痫患者及交通事故死亡者脑皮质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测定阳性表达的灰度值,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伤性及非外伤性癫痫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交通事故死亡组(P〈0.05);而非外伤性癫痫组表达明显高于外伤性癫痫组,差异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蛋白能抑制神经元凋亡,对外伤性癫痫的发病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87.
目的揭示胆囊收缩素(CCK)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探讨CCK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00例35~92岁男性尸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分为粥样硬化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CCK呈阴性表达,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呈阳性表达(P0.01),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之间CCK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CK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有表达,但不随粥样硬化斑块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88.
目的探讨Actin、Dm、Fn和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已确诊的30例尸检心脏标本,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心肌组。在心脏左前壁取材,连续切片,分别作HE染色,Actin、Dm、Fn和Mb免疫组化SP法染色,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客观测量及比较各组标本染色强度。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中,Actin、Dm和Mb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均明显缺失,而Fn明显表达;而且在这两组间此4项指标表达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在正常心肌组中,Actin、Dm和Mb在心肌细胞中表达均无缺失,而Fn不表达。结论Actin、Dm、Fn和Mb对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十分敏感,能反映明确的心肌坏死,但对坏死发生的机制缺乏特异性,因此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589.
为测试铜绿假单胞菌flgE和oprL基因的联合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分别构建铜绿假单胞菌flgE和oprL基因的DNA疫苗pflgE和pOPRL,并制备了联合DNA疫苗pflgE+pOPRL,同时设灭活疫苗作为阳性对照,pcDNA3.1(+)空载体和PBS分别作为阴性对照,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  相似文献   
590.
闫元虎 《政府法制》2014,(16):56-56
疾病防控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是一个在外人眼中不得名、不得利却容易感染疾病的危险行业.但是,山西省霍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群疾控人却并不畏惧.相反,他们把那些让人谈之色变结核病、艾滋病、慢性病、传染病……阻挡在人群之外,为人民群众精心编织了一张安全网,为生活在这片美丽的河流山川之上的父老乡亲们排除了一次次险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