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90篇
中国共产党   124篇
中国政治   119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曾指出,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的主要弊端之一。时至今日,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特权现象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结果是坑了国家、集体,肥了极少数个人;联络的是个人与“关键人物”间的感情,离间的却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562.
腐败的实质就是权力的滥用,反腐败必须先反特权。建国以来,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实现社会平等为己任,从最初提出防止贵族阶层,到反既得利益集团,再到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反特权思想成果。纵观其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不懈奋斗,反特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领域在逐步拓展、路径日趋科学、人性愈益浓郁。  相似文献   
563.
胡仙芝 《人民论坛》2012,(28):52-53
特权与职权不分,既导致了不正当特权的不正确使用,更导致了人们对特权的全面反感,使人们逐渐走向"认为所有的优先权利都必须破除"的认识极端人们一说起特权,就会想起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就会想到贵族、特权阶级,心生反感,深恶痛绝,于是抨击他们,怨恨他们,厌恶他们。然而,在内心深  相似文献   
564.
《求知》2011,(9):45-45
中央党校副教授王中汝在《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在人的解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耍完成本应由资产阶级完成的历史任务,即清除身份制、等级制、官员特权等封建特权因素,推进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65.
局长到县里检查工作,中午用罢午饭,在宾馆小憩了一会,起床后便往市里赶。  相似文献   
566.
黑丁 《检察风云》2011,(12):44-47
"神秘"的政治活动家2009年6月,原深圳市长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随即,一位名叫师东兵的作家在博客上贴出相关文章,称自己举报了许宗衡。师东兵在博文中称:2004年10月底,时任深圳市常务副市长的许宗衡,通过中间人将他请到深圳,"甜言蜜语地让我尽力帮助他当市长"。从师东兵的博文中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567.
行政合同特权责任是行政主体在契约行政过程中因违法或不当行使行政合同特权而引起的兼具行政属性与契约内涵的特殊行政责任形式。其基本构成要件为责任主体、主观过错、客观行为以及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责任形态在行政合同的缔结阶段、履行阶段以及后契约阶段均可存在。其主要责任形式为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补偿金以及作为特殊补充责任形式的违约金,但违约金责任的适用应作严格规则控制。  相似文献   
568.
苏联时代实行的"官职等级名录制",揭示了苏联时代特权现象的制度化特点。依据于权力道德化的干部作风建设,而不是着眼于建立权力客观化利益机制的政治制度,官僚特权现象不但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反而会借助于道德化的利益机制而滋生和蔓延开来。因此,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建立相对公平的利益机制,清除制度性和政策性特权,将成为遏制特权现象的重要制度化机制,这就是从苏联反特权教训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69.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旗人"在清朝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法律上享有特殊权利,这些特权对当时社会的法律、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0.
钟燕 《法制与社会》2012,(13):13+24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彰显了法律对亲情及人性的关怀。重构"亲亲相隐"制度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重构"亲亲相隐"制度,在我国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引入"亲亲相隐"的内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