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7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858篇
中国共产党   583篇
中国政治   1373篇
政治理论   193篇
综合类   8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巨龙般的青藏铁路在世界屋脊上蜿蜒起伏,这条幸福的天路连接着气势雄伟的高原和蓬勃发展的内陆。随着天路的全线贯通,巨大的人流、物流将如潮而至,随之,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治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铁路公安机关必须直面现实,应对挑战,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充分发挥铁路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青藏线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2.
在河北省,包括省委书记、省长等在内的30万名公职人员,将分批参加全省法律知识统一考试。该省同时还规定,凡考试不及格的公职人员,一年内不得提拔和重用,行政执法人员则不能取得执法资格。(据2005年12月26日《新京报》) 由报道看,如此法律知识统一考试,实在严格且严谨得可以,不光省委书记和省长都率先垂范了,而且也将接  相似文献   
53.
论涉警舆情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利益诉求增多,公安工作备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情况下,涉警舆情的引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组织领导工作的稳定与发展。但是,现阶段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却面临着诸如社会舆情引导手段单一、反应速度较慢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涉警舆情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采取针对性措施,扎实有效地做好涉警舆论的正面引导工作,进一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4.
吕诺 《青年探索》2005,(3):60-60
国家教育部已于2月底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据了解,新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今年将在国内部分院校进行试点,2007年在全国实施。对于新方案的实施会带来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包括学生、学校、外语培训机构在内的相关各方,得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5.
构建实战性警体教学训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公安高等院校警体训练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所培养的学生在实战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切实转变训练观念,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遵守防卫为主、控制为先的原则,集中训练时间,统畴安排体能训练,统一调配教师,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制定更加贴近实战的训练内容与模式,使公安院校的警体教学训练更加贴近公安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56.
大连市政工职称的评定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立和完善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规范的政工职评工作体系,特别是实施了综合能力考试,全面考察政工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政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7.
肩负着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双重任务的警察院校在教学培训中可从五个方面提高警体教学水平:正确分析教学对象,使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整合公安教育中各方物力与财力,使教学设备发挥最佳效能;探讨教育规律与过程,丰富教学方法;发挥人才优势,进行教学科研课题攻关;均衡师资结构,达到教、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8.
晏玲 《人事天地》2006,(7):34-35
在很多地方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常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笔试的必考科目,而在“公共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中法律方面的内容历来是考试重点,由于其覆盖面很广,涉及十多个部门法,对于非科班出身的考生,要想在短时间内复习并通过考试是很难的,重要的是靠平时的观察、思考和积累,同时在备考时要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下面笔者将针对考试中法律知识部分如何科学复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9.
在湖北省武汉市繁华的解放大道与崇仁路的交汇处有一个深受当地居民群众拥戴的宝丰派出所。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化作阵阵春风,送到群众心里。  相似文献   
60.
肖宏 《人事天地》2006,(5):34-37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