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91.
随着中国加入WTO ,党、政和工会的关系必然要面临适当调整。其中 ,党和工会的关系 ,在继续保持其工人阶级先锋队和本阶级大多数普通群众之间的关系的这一核心内容的基础上 ,必然增加的一项内容就是 :唯一的执政党和某一社会阶层的具体利益代表的关系 ;而政府和工会的关系也在继续保持工人阶级群众与自己政权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更经常地表现为政府和它管辖下的社会政治团体的关系。党、政和工会的互动模式也将分别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92.
姜国兵 《行政论坛》2023,(4):111-117
在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一直是基层治理探索的方向。自2015年起,“民生微实事”惠民政策在深圳市全范围实施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民生微实事”政策的实施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在项目征集阶段,社区权力向全体居民开放;在项目评议和项目确定阶段,激活制度公共性,使资源向公共利益转化;在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阶段,建立了公共权利与公共义务之间的匹配关系。这五个阶段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并共同作用于社区共同体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制度公共性的产生。针对“合作共治”中从社区到市四级的“块”与财政、民政的“条”出现偏离合作初衷而导致的基层治理负担加重和压力加大,以及过度监督致使基层治理激励不足、制度模糊性导致制度公共性流失等问题,研究认为:重构“民生微实事”政策的公共性,需要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具有明确的公益导向、在项目全过程中围绕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辩论并不断形成区域文化和特色品牌项目的积累。  相似文献   
593.
公共性是现代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公共性视域来看,公众社会信仰存在集体主义精神弱化、个体信仰自我中心化以及工具理性过度扩张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寻求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现实衔接点,从而建构公众社会信仰模式。一是以公共性为本位,厚植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营造有利于社会公众践行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氛围;三是培育共同的价值信仰,践行公共性的行为准则;四是引导公众养成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价值取向的个体德性。  相似文献   
594.
公共性是一种基础性的现代价值,但在近几十年,这一价值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流行的许多观念都产生了解构公共性之效果。比如,公共产品的观念看似为政府的公共职能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实则削弱了政府的作用;公益精神的观念突出了公共性的道德地位,却不利于政府履行公共职能;顾客导向的观念引导政府积极回应顾客需求,同时也导致了政府对非顾客的排斥;人力资本的观念将个人本身重塑为企业,造成了不平等的正常化,从而取消了公共性的存在基础。通过对这些观念的批判性分析可以发现,重振公共性价值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95.
叶娟丽曾红 《探索》2023,(2):127-140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议题。基于山东和广东的两个案例,依照“资源—规则—治理效能”分析框架,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的机制进行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由于股权结构、经营参与、利益分配形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治理规则,进而影响乡村治理效能。其中,以集体主导的股权结构、劳动过程式参与以及公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社区合作型集体经济,激活了乡村治理规则的公共性,带来了乡村治理的公平效率兼顾。而以个人主导的股权结构、股东监管式参与以及共有利益分配为特征的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则强化了集体经济的经济属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乡村治理规则的公共性,导致乡村治理有公平却缺乏效率。治理规则是理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效能的重要中间变量;构建公平效率兼顾的具有公共性的治理规则,是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价值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6.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的具有公共性意蕴的现代化新路,是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忠实践行和时代拓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互动不仅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现实存在形式,也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场语境。基于物质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关系理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发展动力,通过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公共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公共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意涵实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它启示我们要以依靠现实的人为实践主体,以立足现实的社会为存在基础,以推动公有制为主体的物质生产为根本动力,以培育互依性的人际关系为价值指向,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内容,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愿景,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本清源、厘清思路、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597.
边飞飞 《学理论》2023,(3):33-35
公共性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属性,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的必要维度。建构平等、公正及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公共性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本质内蕴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公共性特质,积极维护公共安全,追求公共利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并努力寻求公共价值的生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追求充分释放和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共性维度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天下谋大同的公共情怀。  相似文献   
598.
动员居民社区参与是参与式社区治理进程中的重点与难题。在社区参与中,社区居民个体进入社区场域,在同社区治理情境的关系变化中完成在社区的身份建构。基于此探究居民群体在社区参与中的身份建构过程及其背后的行动逻辑,通过在W市W街道的参与观察与访谈发现,社区居民在社区参与中呈现出三种身份变化:居民、居民志愿者和骨干居民。研究结果表明,居民与社区治理情境的关系变化带来对“利益”理解的转变是骨干居民身份建构的深层原因。在此过程中,居民与社区治理情境的关系由相对独立到嵌入再到融合,居民的行动逻辑经历了从个益、互益到共益的转变,并不断助推基层社区“公共性”的成长。  相似文献   
599.
罗梁波  吴羡 《行政论坛》2023,(5):101-113
公共空间是基于共同体实践由公共性的社会关系塑造的形式结构。公共空间在实践论上是以共同体整体为归属的虚拟存在而非客观的实体存在,在认识论上是以共同体为本体的形式存在而非特定主体行动场域的存在。既往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呈现为公众路径的客体维度,无法揭示公共空间的本质内涵。公共性的主客体如何构成公共空间的主客体,公共空间的主客体之间又应该如何连接,都要回到公共性本体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公共性的主客体只有在公共性实践本体形式的场景中才构成公共空间的主客体。在公共性本体的塑造下,公共空间呈现出四种基本样态,即联合主体的共同体意义格局、客体的公共性实践形式、共同体关系网络和共同体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