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56篇
中国共产党   1132篇
中国政治   2049篇
政治理论   818篇
综合类   9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公共服务实现了权威治理向合同治理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经历了由政府垄断向政府购买的跨越。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既有国际经验的借鉴,也有对国内国情的分析和社会组织自身优势的考量。政府购买服务面临着态度困境、监督困境和能力困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要坚持市场化导向、规范化操作、专业化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72.
叶剑峰 《新东方》2012,(4):52-54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以服务理念为指导,合理界定政府职能,以有效的机制和管理方式,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政府行政模式。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行政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明确目标要求,制定中长期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必须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培育社会自治能力相结合;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社会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外包政策措施,天津市连续制定出台了《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市服务外包资金管理办法》、《天津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认定暂行办法》、《关于离  相似文献   
74.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配合。区域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协调、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之间的收入水平协调、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区域之间的主体功能协调等方面。在促进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政府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各级政府应当在五大方面的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便更好地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75.
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并将“创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取得显著成效”纳入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这是新时期促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海南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对877万海南人民的一项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76.
无缝隙政府所倡导的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治理理念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无缝隙政府理念,东莞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信息共享促进部门无缝隙衔接,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无缝隙审批,以扁平化改革推动社区服务无缝隙对接。本文认为,未来的政府管理创新,应倡导无缝隙政府理念,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共服务的价值,以市场竞争为导向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以结果为导向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7.
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不平衡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当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改变那种由政府包办一切的偏颇认识和做法,注重培育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服务能力,将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78.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善治被置于重要地位。善治所针对的是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低下问题。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行政理念,缺乏服务意识及责任意识,未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未充分发挥行政客体的潜力等。善治对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作用主要有:在透明性原则下的民主治理;实行法治,保护公民权益;在多元主体合作治理下,有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善治理念下的提升对策有:树立善治理念,以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提高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能力;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发挥行政生态的优势。  相似文献   
79.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建立起一个平均主义、国家包办的公共服务体系;上世纪80—90年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主导下,中国各级政府过于注重GDP等各项经济指标而忽视了公共服务,导致该时期的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而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新时  相似文献   
80.
在政府服务性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政府服务性的发展阶段、形态、内容与性质问题,分别考察了“为人民服务”与公共服务两种形态的政府服务性的价值、理念、实现形式和特征;区分了政治本位的政府服务性与公众本位的政府服务性,以及这两种服务性对于政府服务实践的影响;指出从政治本位的政府服务性向公众本位的政府服务性转变体现了中国政府服务性的进化,因而具有积极的公共行政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