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3篇
法律   190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211篇
政治理论   92篇
综合类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行政合作契约形式作为公私合作中最典型的行政行为形式,关于其法律属性在学界争论不一,但就从行政合作契约的参与主体、执行内容以及产生的法律效果来看,应将其界定为行政契约.对公私合作背景下的行政合作契约进行立法规制宜在公法学基本原则的约束下,从公私合作私主体的选任与行政合作契约的签订、行政合作契约的全面履行以及行政合作契约履行障碍时公部门担保责任之保证三个方面为进路进行制度化设计.  相似文献   
32.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平安幸福的家,然而对有些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来说,虽然有权有势,却并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原因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亲情关系已经扭曲成了伙伴关系、工具关系,家人里应外合,狼狈为奸.由于家风不正,权力变现被家庭成员顶礼膜拜.家风走向变异,贪腐必然加剧.  相似文献   
33.
34.
伙伴关系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二者虽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在新时代实现有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伙伴关系外交步入新阶段,伙伴关系外交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主要得益于二者在价值理念、布局方向、建设目标等方面高度耦合,这种耦合也为二者进一步互助互补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未来一个时期,伙伴关系外交和“一带一路”建设需从加强机制建设、突出重点内容、推进对欧合作、管控大国竞争等方面着手,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35.
公法管制之违反如何引起民法上之侵权责任?"保护他人的法律"最具探讨价值。虽然我国《侵权责任法》及《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并未规定此种侵权类型,但"保护他人的法律"仍有助于确定侵权法保护客体、控制公法的私法介入,并为已有司法实践提供理论储备和本土化路径。公私法相互支援背景下的"保护他人的法律"工具化,为公法作为"保护他人的法律"介入侵权责任认定提供了思路,即公法作为确定侵权法保护的"利益"之依据和过错认定之依据。  相似文献   
36.
[案情]李某,男,26岁,某机关服务中心机械加工部临时工。2012年11月6日20时许,李某在某住宅楼一单元楼下将王某的摩托车(价值35000元)的车锁锯开.推至自己的机械加工部,用铁锤将该车的左侧大板、转向灯、前仪表盘等砸坏,损坏物品价值11800元,后将摩托车放置在楼群中。被查获后,赃物被起获发还事主。李某对上述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表示其是为了报复而毁坏事主的摩托车,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本案处理过程中,对于李某的行为性质如何认定.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应认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理由是: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客观方面可以表现为秘密毁坏,由于行为人为了逃避打击.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往往可能秘密进行.而且行为人还会根据作案环境或者财物的物质状态等情况,决定是就地毁坏,还是移动至其他地方进行毁坏。如果行为人秘密将公私财物移动于其他地方毁坏,仍然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只是方法或者手段不同罢了。对此.仍应作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不能因为有秘密移动财物行为而作为盗窃罪处理。第二种意见认为,如果是暗中潜入家中或者其他场所。在现场直接毁坏财物的,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但如果将财物转移以后予以毁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就有一个完整的盗窃行为.应定盗窃罪,可以将盗窃以后的毁坏财物行为视为对赃物的处置。[速解]本文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理由如下:本案涉及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分。这两个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客观行为不同:二是主观方面不同。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0日颁发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5项规定:“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破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盗窃后,为掩盖盗窃罪行或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行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37.
民族民间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数量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为避免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歪曲和滥用,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都过于概括和模糊,保护模式也不够清晰.本文基于民族民间文学的特性,对公、私法结合保护的优越性予以细述,阐述了目前公、私法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公、私法保护模式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38.
[案情]2012年7月的一天早上,沈某在社旗县郝寨镇郝寨街吃早餐时,认识了该镇某村村民康某、李某。因见康某驾驶的红色豪爵牌钻豹125型摩托车较新,沈某欲据为己有,遂趁康某不备关掉了摩托车的油路,又以同路为由,搭乘康某的摩托车。康某驾驶摩托车行驶一里多路后,摩托车熄火。沈某即以帮助发动摩托车为由,骑  相似文献   
39.
南方朔 《南风窗》2013,(8):92-92
习近平的首次出访就列入了非洲,这实在是中国国家行为的重要宣示,它等于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国际观,它不以支配别国为目的,而以和平互利、协助开发为目的。中国在非洲的表现,已对世界秩序提供了非西方式的选项。研究政治思想的,通常都把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视为现代政治的开端。它的理由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尚未形成国家的自主价值。只能被动因  相似文献   
4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也面临如何有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全新挑战。挑战不仅局限于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技术,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服务提供与运营机制所面临的困局。本文阐述了传统公共服务领域中公私伙伴关系(PPP)的相关理论;以北京市"智慧朝阳服务网"的实践为案例,分析了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与运营机制的困局,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项目面临的问题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结合朝阳区当前的实践,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困局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