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656篇
中国政治   106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正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历史上各民族的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他们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宣告成立,这既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使我国真正步入了一个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发展的时代。然而,这些成  相似文献   
922.
"富田事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非常年代中所发生的一件悲剧性事件。1930年12月中旬,在赣西南苏区发生了震惊中央苏区和全党全军的"富田事变"。此后不久,富田事变被定性为反革命事变,最终导致富田事变领导人被处决与红二十军的解体。长期以来,富田事变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事变为什么会定性为反革命事变?是怎样定性为反革命事变的?谁应负主要责任?随着共产国际资料的解密,历史的真实面目终要揭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923.
李恩侠 《党史文汇》2011,(10):60-63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立后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代表大会中,有几次是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的。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成立,1943年5月解散。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党的“三大”,马林再次参加。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  相似文献   
924.
就中共创建史若干问题答石川祯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历史学者石川祯浩去年底在上海作学术交流,发表了对中共创建史的许多不负责任的观点,我是不同意的。  相似文献   
925.
1924年至1927年,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上海爆发的五卅运动开始的。以前,由于材料的缺乏,对俄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五卅运动的关系不甚清楚。今年恰逢五卅运动80周年,本文试根据最新公布的共产国际档案文献,对俄共(布)、共产国际与五卅运动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一  相似文献   
926.
十月革命以后,在苏俄及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华旅俄联合会最终脱离了职业联合会的圈子,成为以拥护布尔什维克党、拥护列宁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维护华工合法权益为宗旨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人组织。其名称也从中华旅俄联合会、旅俄华工联合会,演变成为俄国共产党华员局,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在沟通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927.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和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斗争的过程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战线组织——共产国际反帝情报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利用自己的隐蔽身份,收集有关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情报,再将这些军事情报发给当时苏联的伯力,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的苏军情报部  相似文献   
928.
谭平山在共产国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文露 《广东党史》2001,(2):19-19,30
1926年 ,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发展。随着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斗争的胜利进展 ,统一战线内部国民党新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也日益加紧进行。1月 ,国民党“二大”前后的斗争 ;3月的中山舰事件 ;5月的整理党务 ,反映出在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上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开展 ,蒋介石篡夺领导权的野心更为昭著。但是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某些领导人对此却缺乏警觉。在出征前 ,军事顾问加仑曾让周恩来请示中央 :我们在北伐中帮助还是削弱蒋介石?当时中央没有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张国焘只说 :“我们在北伐中的方针是反对蒋介石 ,也…  相似文献   
929.
<正> 1927年4月至8月,共产国际内部展开了一次关于中国革命前途的争论。争论的一方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及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另一方是托洛茨基和季洛维也夫为代表的反对派。他们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应该继续进行国共合作,中共是否应该退出国民党,是否应该立即组织苏维埃,把革命引向苏维埃式的高级阶段。这场争论实际  相似文献   
930.
高淑玲  刘建美 《党建》2009,(4):55-56
在中国革命史上,曾做过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的巴威尔·米夫虽然没有长期使华的经历,却一直被称为“中国问题专家”。正是由于他的举荐和支持,才使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4年之久,并由此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惨痛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