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1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篇
法律   1134篇
中国共产党   659篇
中国政治   987篇
政治理论   199篇
综合类   5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就共同犯罪的本质问题,行为共同说具有妥当性。相较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更有利于保障人权和贯彻责任主义原则。学界对于行为共同说的质疑和批评,并无理论依据。行为共同说不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不存在区分同时犯的困难,也不会扩大处罚范围。所谓的“不需要意思联络”,应该是“共同犯罪的成立不以数人之间的意思联络为必要”,在数人之间有意思联络,并互相利用他人的行为侵害法益的场合,当然成立共同犯罪;但是即便行为人之间没有意思联络,只要其中一人知道对方在犯罪,并为了对方顺利犯罪而提供了帮助,对于帮助者也应按照共同犯罪的处罚原理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2.
在我国的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始终未能形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后工业化的复杂性倒逼着治理系统必须尽快由管控走向合作,摆脱相互缠绕的奇特问题引致的各种不可治理性。政府与社会组织作为共在的治理主体,亟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由目前的共在状态转变为共生状态。维系合作共生关系的纽带不是法律或权力,而是一种"共同虚构",这种虚构要保证"他者"的在场。共同虚构在绑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种无形的边界,将这种新的治理共同体围困其中。这就需要对拱卫封闭性的传统秩序进行彻底变革,置换治理主体的传统行动逻辑,改变他们对合法性秩序的追求,转而建构一种合作性秩序。  相似文献   
93.
正国务院2月14日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见》提出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专家指出,不论是儿童保护还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留守儿童都是我国难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升高,婚姻家庭关系中夫妻债务如何处理的问题也随之成为了理论界的热点,本文立足《婚姻法》对于夫妻债务方面的规定,分析当前夫妻债务承担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试提出如何完善处理夫妻债务承担问题的看法,以期为审判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5.
季思 《求是》2021,(1):78-78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大流疫相互交织﹑叠加共振,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成为各国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既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动力,为各国应对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
97.
98.
李源潮 《求是》2013,(13):3-5
亚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世界四大古文明有三个发源于此,亚洲文明曾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但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亚洲饱受外来侵略、殖民统治和内部战乱,追求独立自主、繁荣富强成为亚洲人民不懈奋斗的共同梦想。  相似文献   
99.
共筑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凸显出  相似文献   
100.
文章以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纲"的论断为主线,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些阐释,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重点围绕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谈了一些学习体会,认为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是对"主线"引领和贯穿作用的实践性、成效性的要求.同时就物质与精神、多元一体、审异致同、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等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以中国共产党为"圆心"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同心圆"昭示的范围,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