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677篇
中国共产党   733篇
中国政治   1000篇
政治理论   321篇
综合类   5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着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从单维管理走向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共治新格局,高职院校校长要从战略研判力、制度执行力、资源整合力、经营管理力四个方面提高治理能力,从而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  相似文献   
10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这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4.
《行政论坛》2019,(3):103-109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精准研策和精准施策,需要借助有效的公共政策工具。在社会层面形成大扶贫格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制度安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政策工具选择。产业扶贫事关贫困地区造血机能,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社会公益参与其中并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的根本路径,然而在实践中往往面临志愿性政策工具失灵的理论困境以及诸多现实难题。通过对"马兰实验"的个案研究,可发现一种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特征的社会公益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独特机制:"共建"即多方主体共同兴办扶贫产业,"共治"即各方主体共同管理扶贫产业,"共享"即各方主体共享产业成果,借此形成一套由社会公益组织小农户融入现代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机制。该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治志愿性政策工具失灵,形成精准高效的扶贫共同体,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精准脱贫的可靠推进。  相似文献   
105.
要想当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我不管平时有多忙,总是想办法挤出时间,努力加强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推动人代会各项决议的落实。多年来,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2009年初,在走访群众时,有部分群众向我反映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存  相似文献   
106.
社会文明总是一种整体性的物质和文化积淀.这种整体性就在于同一时代不同主体对于同一共同体及其文化的共建共享.多元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整合就在于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内在核心价值对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诉求具有包容性,也就是多元主体以包容共进的方式实现了互补共赢.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尤其要注重这种包容共进精神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而追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为不同主体的利益整合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因此通向共同理想必然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实践方法作参考.所以在社会结构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全体成员以包容共进的实践理念整合多元利益,共同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7.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违法犯罪日益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中的各种通信群组肆意进行网络相约违法犯罪活动。敲诈勒索、绑架抢劫、雇凶杀人等严重网络相约犯罪行为与日俱增。加强网络相约犯罪的源头治理,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章规制,构建各方联动协作的配合机制,加大网约犯罪的打击惩处力度势在必行,重拳整治网络违法犯罪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8.
季节性流感是具有一定季节性和传染性的疾病。中医药在防治感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流感-"重感冒"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治疗感冒不讲究辨证。笔者结合20多年的临床实践,探讨分析了感冒常见证型-寒包火型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提出了辛温解表,清解里热治疗寒包火型感冒的思想,并自拟双解汤,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9.
110.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共同发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和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治理体系。目前,生态环境的多元治理体系尚存在着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监管责任没能有效履行、企业的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和公众环境保护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多元共治,需采取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严格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