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4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世界政治 | 27篇 |
法律 | 489篇 |
中国共产党 | 15篇 |
中国政治 | 95篇 |
政治理论 | 20篇 |
综合类 | 2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
周文柱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10-112
是否应当承认片面共犯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承认片面共犯能合理地解决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并不相悖,不存在解释论上的障碍,符合我国《刑法》分则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和司法机关查明案情。因此,应当承认片面共犯。 相似文献
63.
64.
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认为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也就是说我国的犯罪构成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呈缺一不可的平行结构。犯罪构成理论得到了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认可,本文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构成。 相似文献
65.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强调了物证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地位,其精神实质是要确立物证本位的侦查价值观。然而,我国长期受纠问式诉讼观念的影响,刑讯逼供、缘供取证现象屡见不鲜,物证本位侦查价值观并未在实践中真正确立起来。转变传统的侦查价值观,要提高侦查队伍素质,转变诉讼价值观念,强化证据意识,推进刑事科学技术发展,提升侦查破案的技术含量,加强对侦查过程的司法审查力度。 相似文献
66.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我国教唆犯实际上具有以独立性为主的三重属性,这引发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最大限度地贯彻共犯从属性说对刑法相关条文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67.
68.
贿赂犯罪中引见者的定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这样一个受到历史传统社会价值观影响甚深的国度里,"熟人社会"仍然是其主要特征的代名词,因此,在贿赂犯罪中行受贿双方的行为往往介入了第三人。第三人的"人脉"成为了促成贿赂犯罪的重要因素,其社会危害性很大,而实践中对第三人的行为准确定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第三人为国家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区分行为的性质。本文认为应当从第三人有无职权、是否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来判断。这些判断标准是从刑法典的条文中衍生出来的,希望对刑法的研习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9.
70.
结果加重犯在刑法实务中屡见不鲜,在各国刑法中基本上都规定了对结果加重犯的处罚。但是对于结果加重犯中共犯的问题,许多国家的刑法并未作具体的规定,学者对该问题也各持己见,实务部门在具体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亦是经常做出迥异的判决。本文试图从外国刑法理论的角度对结果加重犯中共犯的成立给出肯定的回答,以期对司法实践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