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87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5篇
法律   255篇
中国共产党   234篇
中国政治   417篇
政治理论   121篇
综合类   1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周永生 《当代世界》2015,(12):60-63
<正>2015年9月19日,日本执政联盟凭借多数议席在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上强行表决通过了安保相关法案。这标志着该法案已正式升级为法律,日本政府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政府为什么要制定"新安保法案"原有的安保法案对日本政府来说有诸多缺陷,严重地阻碍了日本政府想向海外自由派兵的政策,也使日本没有对外交战的权力,具体主要障碍包括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2.
欧亚经济联盟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中的新成员,其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多重一体化的目标趋势与愿望在不同领域表现出功能性差异,即经济的先导性、政治的战略性、社会认同性、法律保障性、文化融通性等。在全球治理、互联互通和全球产业链正在生成的背景下,如何立足联盟多重发展目标,更好地发挥出欧亚经济联盟的应有作用,尚存诸多法治困境:从超国家制度与主权国家制度的衔接到成员国间的基础性不平衡对一致性规则形成的制约,再到联盟法律与成员国法律对接的阻却性因素的存在,以及联盟从初级一体化规则向高级一体化规则演进的迫切需求等。面向未来,欧亚经济联盟呈现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阶段过程性发展的趋势,基于历史文化的多重合法性根基将促动多重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同时决定在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的交错并存中构建联盟法制机制,并促动规则治理的深化均是可期的。  相似文献   
83.
石靖 《俄罗斯研究》2019,(5):141-168
高加索地区历来以民族众多、分布复杂著称,在不同时期发生过影响该地区乃至周边区域历史走向的重要事件。高加索地区特殊的自然、人文地理特点是该地区民族多样交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往往带有鲜明的区域特征。"高加索山地民族联盟"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是基于该地区极为复杂的民族分布状况,另一方面也直接与近代以来两次特殊的"窗口期"背景直接相关。不论是在俄罗斯帝国解体后出现的该组织的早期雏形,还是苏联末期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的其"继承"组织,都代表了高加索地区微小民族团结并谋求以共同体模式发展的尝试。但从主权国家的视角出发,此种带有"泛高加索主义"思想特点的实践,是对国家和地区安全的严峻挑战。可以预见,高加索的民族复杂性会因其他客观条件成熟而再次对地区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4.
In recent years, the 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 has developed rapidly, 1 and it has entered a substantive cooperative period. On January 1, 2010, Russia, Belarus and Kazakhstan decided to launch the Customs Un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 and in July the three countries adopted unified customs tariffs. They removed the customs borders between each other beginning from July 2011. Then on January 1, 2012, the three countries launched their Common Economic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ranational Eurasia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also came into effect. On December 24, 2013, the Supreme Council of the Eurasian Economic Commission meetin~ was held in Moscow.  相似文献   
85.
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英澳三国基于追求权力最大化、改变既有国际秩序的扩张性动机,构建进攻性联盟。美国企图巩固印太地区霸权;英国试图提升印太地区影响力,推动“全球英国”构想;澳大利亚希图扩张在印太地区的威慑力,强化南太平洋区域强国地位。AUKUS的威慑功能具有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威慑对象及触发条件的模糊性。其模糊性威慑主要包括模糊性威慑的信号功能、震慑功能、作战功能、信息和情报共享功能、军工合作功能。AUKUS通过模糊性威慑功能实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性扩张;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阻挠中国统一进程;诱使印度深化与三国战略合作;引发东盟国家意见分歧;加速欧盟防务自主进程;削弱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恶化地区安全形势,对全球及地区安全局势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6.
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起双边联盟体系,但近年来对于加强多边安全合作更为积极。美国近几届政府在亚太安全战略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都在推动双边合作转向多边合作,而为何发生这一转变值得探讨。美国在权力优势明显时,倾向于采取双边合作;当美国权力优势缩小时,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其安全合作形式是接近于联盟还是相对松散的安全合作,则取决于外部威胁性质和内部分歧大小。美国亚太安全合作形式的调整取决于中美实力差距、外部威胁变化和成员国分歧,多边形式可以更大范围地进行国际动员,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拥有稳固的合作基础、灵活的多边形式和共同的身份认同,有助于美国调动战略资源和联合应对共同关注的威胁。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增强了美国的安全动员能力,冲击了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带来较大的安全压力。但不同合作机制也面临合作程度不一、成员战略分歧和合作议题分散的影响,合作进程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7.
《求贤》2021,(1):25-25
本刊讯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2届中国留学人才交流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武清区人才办携"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参加。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由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武清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于2020年11月2日在...  相似文献   
88.
智利共产党在100多年的历史征程中,致力于探索智利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坚持走“和平过渡”道路,而这一道路主要是通过建立与社会党等中左翼政党的联盟合作策略来推进的.通过这一路径,智利共产党不仅实现了数次参政,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开启了“智利革命”的短暂实践,为非执政共产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摸索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提...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以股权合作为主要内容的跨国并购正日益让位于非股权性质的跨国战略联盟,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完善价值链条、强化企业能力、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对于资金和人力资本都相对缺乏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应该利用自己的相对技术优势、相对区位优势、相对内部化优势和特殊产品的优势,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选好对象、确立目标、构建好企业的多元文化,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全球化发展道路来。  相似文献   
90.
韩爱勇 《外交评论》2022,(5):78-109+4-5
结构性矛盾是大国在体系中的位置变迁所导致的相互排斥状态。崛起国实力上升和影响力扩展是结构性矛盾生成的必要条件,但就其过程而言,结构性矛盾其实生成于崛起国地区影响力的扩展和主导国对崛起国影响力的排斥过程中。中国周边地区结构是双重的。在主导国的视阈里,中国影响力在周边地区的扩展,不仅在地区层面冲击美国的地区主导地位,也在次区域层面影响印日澳等地区大国各自在南亚、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岛国这些次区域板块的主导地位。为护持地区主导地位,它们对中国影响力的排斥也随之而来,由此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地区和次区域两个层面生成。作为体系变量,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构建印太联盟体系提供了结构性驱动力,包括明确联盟体系的战略目标、塑造联盟成员的收益偏好和行为方式,以及构建联盟体系多维度的整体架构诸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既然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那么推动强结构性矛盾向弱结构性矛盾转化,对于弱化印太联盟体系的压力也就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