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584篇
中国共产党   681篇
中国政治   779篇
政治理论   326篇
综合类   4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袁仁国 《当代贵州》2012,(26):20-21
茅台身上的变化,不仅体现于交通的改善,更体现在茅台体内的革新:从作坊到工厂,从工厂到公司,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知名品牌到中国的民族精品,这种内在的"变",才是打造内生性成长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将是经济史上值得关注的重要一段。在外向型发展模式推动下崛起的亚洲企业,今天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源自北美的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欧债危机导致的经济下滑却在继续发酵。亚洲企业未来的动力何在?亚洲企业在下一个转型周期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回顾亚洲,特别是东亚企业在过  相似文献   
72.
以探求法律效力来源问题在实证分析法学中的解答为目标,从哲学上的休谟难题开始阐发,试图通过对选取的几位分析法学家的理论分析,最终理解实证分析法学对于该问题的解答,并试图阐明:法律效力的来源应当是来自于法律体系的内部,即来自于法律自身.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离的论断只会掩盖问题的实质,只有厘定法律的界限,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法律效力的来源,最终真正理解法律以及法律体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存在一定的张力,张力含有“度”的极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面临限度的僭越问题,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灵魂与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之间张力制衡,避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偏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厘清概念,消解苏联式解读框架的制约因素,再探究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层次的基础上,钻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原初理论在价值理念和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4.
我国刑事起诉制度一直采用“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直被学界和司法部门所肯定,尤其是自诉制度存在积极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起诉方式并存模式的合理性,学界司法部门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通过分析自诉制度的弊端,笔者认为应当废除自诉制度,将自诉制度的优点纳入到公诉程序之中,实行公诉垄断主义的追诉模式,从而更加有力的打击和惩罚犯罪。  相似文献   
75.
文章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念的形成路径和内在逻辑的探讨,阐明马克思实践思维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气质。认为实践本体化的思维取向,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深层逻辑,而是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只是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抽象。对待马克思实践观念必须持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76.
金民卿 《人民论坛》2012,(22):32-33
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理论创新主体为核心,社会实践基础、思想发展逻辑、理论研究客体、理论发展条件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程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77.
杨绍华 《求是》2013,(12):31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着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改进作风的力度,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真心响应,效果立竿见影,党心民心为之振奋。但是,也有不少干部群众担心,改作风  相似文献   
78.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增强改革共识、整合民众社会意识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理论解读的抽象性、社会精英行为的失范性、西方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和公民理性思维的缺失性导致大众化过程中核心性与大众化相互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应从扩大其与民众利益的契合点、注重价值引领的形象塑造、正确对待西方社会思潮、培育公民理性精神四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79.
康渝生 《奋斗》2013,(8):18-20
正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在论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时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这一论断不仅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再度阐发,也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旨归。毫无疑问,习近平同志讲话中内蕴的致思理路,不仅会为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努力提供思想指南,也必将为我们拓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80.
意识形态作为"感情、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在本质上内涵的信仰的价值属性与信仰功能也决定了意识形态成为信仰的可能。而每个社会个体生成意识形态信仰需要经历逻辑上的转向,即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最后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统一"。在这一逻辑转向过程中,需要从意识形态客体即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变革,意识形态信仰主体也要具备感情上的自觉,并在实践活动当中最终生成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