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503篇
中国共产党   1712篇
中国政治   1764篇
政治理论   670篇
综合类   11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孟令国 《共产党人》2007,(24):44-45
2006年以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创新性地提出了“规划可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组织坚强、管理民主、城乡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农村“六有”支部创建为抓手,着力做好强基固本、村企合作、改善民生、现代农业“四篇文章”,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呈现出农业优化、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新气象,闪现出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其中隆湖开发区“星海人家”新居工程,配套建设了“四位一体”日光温室,既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又大力发展了设施农业,成为自治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的亮点工程;潮湖村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村企合作,发展机械加工、石料生产等项目,成为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典范;龙泉村依托当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62.
张平增 《岭南学刊》2006,30(5):64-66
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表现为一定的具体性、过程性和相对性,是现实的、可感的,通过人的各种现实行为显示出来。以可感性的视角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现实内涵主要体现为学习力强化、创新欲望强烈、具有现代理性精神、社会关系丰富和谐等方面。  相似文献   
63.
浅谈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文主要从家庭暴力的内涵探讨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4.
监狱文化是监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监狱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5.
“和谐社会法治文化”命题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战略目标和治国方略。出于对二者相关性的整体思考,从法学的角度有必要提出“和谐社会法治文化”的整合性命题概念,可以深化对上述两方面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把握,并有助于促进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了法治文化的价值目标、生成条件和实践舞台;而法治文化则应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取向、制度保障和素质支撑。  相似文献   
66.
切实履行治安行政执法告知程序,是公安机关依法实施治安处罚的重要内容。执法人员应当正确理解告知的基本内涵:时间是在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内容包括表明执法身份、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种类、幅度、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形式应当统一用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67.
王姣  冯朝晖 《经济与法》2003,(12):147-148
货币政策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开放经济下商品、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特点使得货币政策的内涵与封闭经济条件下有着相当大的不同。正确看待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条件下内涵的变化,对于分析和全面理解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有效性问题是相当关键的。  相似文献   
68.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段跨越性、历史传承性、人文关怀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69.
文章以现行法关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为基础,提出归责原则不能仅关注概念,更应探索各自的内容及相互关系。针对不规则的运用过错推定现提出过错推定应属于过错责任范畴,可将过错推定作为认定行为过错的主要方法,针对无过错责任中,赋予特定行业作业人致害行为宽泛的免责事由现象,提出解决特殊侵权行为的思路,应注重适用行业的研究,并严格限制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70.
王炳森  籍祥  吕刚 《奋斗》2005,(3):22-23
创新是大学立校之本,也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探讨大学精神与其内涵,其宗旨是探讨和揭示置身于大学的人们的意识、思想、心理所表现出来的本质、最有活力的精神特征。是要探讨作为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最高建制的大学的内涵的本质属性,从而明确大学的价值目标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