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时事报告》2012,(7):81
近日发现有人冒名"时事报告杂志网"借由"招收兼职打字员"收费行骗。对此,我社严正声明:一、本社唯一官方网站为www.ssbgzzs.com,不存在其他任何网站。二、本社从未招收过兼职打字员,更不会以注册为由,收取任何费用。希望广大读者、网友,提高警惕,谨防上当。若参加我社举办的  相似文献   
22.
通过介绍两起雇佣他人冒名献血案件的调查取证经过、执法经验,探讨雇佣他人冒名献血案、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案等案由认定相关问题,为有力打击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冒名顶替献血的违法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冒名结婚之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2007年10月22日,原告瞿栋与一名自称姓名为黄小姣的女子到被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民政局下设的婚姻登记处进行结婚登记。两人均各自提供了身份证及户口簿,并在婚姻登记处提供的结婚登记告知单、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及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中签下了姓名并按下了手印。被告于同日向两人颁发了苏通州结字010705670号结婚证。  相似文献   
24.
<浅析现场物证检验鉴定在交通肇事案中所起的作用>(例一),面对为骗保而制造的假现场、为逃避处罚而请人冒名顶替的情况,现场物证检验鉴定可提供科学、客观的结论,进而为准确划分责任,及时处理事故提供依据;<浅析尸体解剖在交通逃逸事故处理中的重要性>(例二),面对两名驾驶员的疑问,对尸体进行解剖认定责任.  相似文献   
25.
冒名”是指假冒他人署名发表自己作品的行为。对“冒名”问题,争议最激烈的就是该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法上的署名权。在笔者看来,认定“冒名”侵犯署名权并不妥当,而应认定为侵犯姓名权。  相似文献   
26.
冒用他人名义而处分该他人不动产的行为,成立冒名处分。冒名处分应被认定为冒名人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行为,而不能被认定为被冒名人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行为。对冒名处分,应适用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而不适用关于无权代理的规定。相对人为善意时,对该善意相对人的保护,应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而不能类推适用表见代理制度。现代民法普遍承认保护善意信赖和交易安全的思想和原则,我国亦不例外。除有更高的法律价值需要保护外,交易关系中善意的相对人或第三人应受保护;惟有如此,始足以维护交易安全,保障社会交易关系的安定。  相似文献   
27.
王康 《河北法学》2015,33(1):125-133
"冒名上学"案中的侵害客体正是人格独立。在基因时代,人格独立还面临着在基因层面被侵害的潜在风险。法律主体的人格独立是其享有一切权利和利益的基本前提。所谓人格独立,即特定人格的固有、唯一和非依附性的存在,它是主体性的一种彰显。人格独立是一般人格利益的首要内容,在法律上最终寓含着深刻的尊严价值,并呈现出综合性、符号性等的外观。人格独立的损害赔偿要在个案中进行合理的利益权衡,根据具体事实确定可予救济的损害及其范围。个案中的利益权衡,有助于实现侵权责任法对人格独立利益的保护和救济,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28.
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的行为既与无权处分不同也与无权代理有异,属于非典型案例。不动产冒名行为不符合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的构成要件,因此不应适用《物权法》第106条或者类推适用该法第107条。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可以将不动产冒名行为类推适用于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制度,并透过被冒名者的可归责性与相对人信赖的合理性这两个要素的比较、权衡,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同时,兼顾所有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9.
<浅析现场物证检验鉴定在交通肇事案中所起的作用>(例一),面对为骗保而制造的假现场、为逃避处罚而请人冒名顶替的情况,现场物证检验鉴定可提供科学、客观的结论,进而为准确划分责任,及时处理事故提供依据;<浅析尸体解剖在交通逃逸事故处理中的重要性>(例二),面对两名驾驶员的疑问,对尸体进行解剖认定责任.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分析了规制冒名侵权诸种单一立法的不足。通过对三种模式(包括乙冒用甲之名发表甲作品;乙冒用甲之名发表丙作品;乙冒用甲之名发表乙作品)的冒名侵权的多种侵犯权利种类的详尽分析,指出了所侵权利的复合性、复杂性。通过对其进行法理学、法哲学思考,文章提出了规制冒名问题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方案。笔者并以国内外立法、司法实践为根据论证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