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农地征用及其引起的农村土地纠纷是目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农地征用导致的农民失业、失权、失利等方面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理顺农地产权关系、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健全利益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等是治理农地征用对农村社会稳定负面影响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公平发展的社会。目前的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城乡分割严重.其中,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是其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但由于集体土地产权的缺陷.城乡分割的土地市场.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无法享受到改革的社会成果。因此,完善土地制度.建立规范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应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3.
曹桂芝 《湖湘论坛》2009,22(6):117-121
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农地制度、市场机制、财政投入是决定农村发展的三驾马车。农地制度是农村发展内在机制的关键,市场机制是农村发展长效机制的关键,财政投入是农村发展助推机制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三者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54.
本文通过对科斯三定理的解析,阐述在我国基于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设立农地发展权流转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构思.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耕地流失严重及过度征地的问题,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及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5.
《政策》2009,(7):63-63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1999年至2008年,我国通过土地整治共补充耕地4163万亩,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整治后农地利用率提高5%-10%,农业生产成本下降了10%,  相似文献   
156.
“农地入股”:盘活亿万元“沉睡资本”的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工商局、省农业厅3月15日联合公布<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省级层面为承包地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准生证",打开了土地资源变身资本的闸门.  相似文献   
157.
农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农地流转制度的产生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必然产物,是需求性制度变迁基础之上的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从我国当前法律体系来看,农地流转有其存在的法律制度空间,但尚需在既定制度框架内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8.
唐茂华  陈丹 《长白学刊》2009,(4):99-103
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台湾地区和日本农地经营的历史进程表明,农户数量而非农业就业人口是其决定性变量。据此来看,中国的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也将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渐进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避免农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的进一步蔓延,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框架下推动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否则必将损害中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59.
中国农地制度的典型特征是集体土地所有制。回顾历史和面对现实存在的农业现代化问题,集体土地所有制为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遵循。从实践出发,可梳理出四类农地制度创新路径,分别是按户连片耕种、联耕联种、土地委托流转和新两田制,前两者适应欠发达地区,后两者则适应发达地区。结合经验研究,现行导向单向度扩大农户土地权利的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权经济学”,其所立论的几个假设都缺乏适用性。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注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这个大前提,充分鼓励地方农地制度创新,并从法律和政策上充分汲取这些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0.
政府加快农地流转进程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政策推进,因此,我国农地流转表现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是由作为权力精英的党政干部或三农专家通过走群众路线考察和聚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向决策系统输入的过程,是典型的政策内输入,这种政策模式的运行机理取决于政府内输入机制和公民利益外部输入的有限性。但是,内输入机制在降低决策成本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它削弱了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推进农地健康有序流转,政府必须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改善政府行为,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