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10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3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9篇
法律   350篇
中国共产党   2207篇
中国政治   1488篇
政治理论   451篇
综合类   50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第十三节六载风雨知甘苦一朝分别见民心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无休止的纠缠,彭勃终于累倒了.经专家会诊,认定为过度劳累,旧病复发,需要治疗和休息.于是,他住进了301总医院. 彭勃病倒的消息在厂里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前来看望.有的同志有事也来找,病房又成了彭勃的临时办公室.  相似文献   
992.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总体上说,各国共产党已逐步摆脱苏东剧变的震荡与冲击,进入不断探索与发展阶段;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昭示着社会主义的复兴;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时期,复兴之路仍然漫长而曲折。  相似文献   
993.
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运动猛烈冲击着封建思想与文化的同时,也掀起了探求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的潮流。这场伟大的运动,对我国音乐艺术同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国语运动”是台湾光复后(1945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运动对于台湾地区经济、文化,特别是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语运动”所以能在台湾取得重大成就,其中,范寿康先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95.
<正>2005年12月5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专题片《铁骨铮铮的女共产党员高恬波》正在按时播出——1924年春天,一位青年在党旗下宣誓,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她,就是我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阮啸仙的妻子高恬波……充满深情的解说,真实感人的画面,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把人们带回了上世纪二十年代那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996.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和发展的时代,“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经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形成共识。那么,如何科学地认识发展问题?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的文章从哲学辩证法和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王群燕 《新东方》2004,(6):13-17
孙中山作为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其共和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富有特色的成份,“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成份。”事实上,毛泽东在形成自己的共和思想的过程中沿袭了孙中山思想中的这些“有益的东西”,甚至,先驱者的教训也被科学总结后发挥了借鉴作用,所以,毛泽东称自己为“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也是在革命实践中的超越者。  相似文献   
998.
许多学者认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在清代晚期,事实上,从清代中期学者的妇女观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可以说,从清中期学者的妇女观到清晚期学者的妇女观的嬗变,与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到异军突起的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9.
李君如 《当代贵州》2007,(22):24-27
我们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帮助读者深入学习和领会,本刊特约著名理论家、中央党校副校长、本刊顾问李君如同志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