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37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82篇
各国政治   290篇
工人农民   1232篇
世界政治   13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1篇
法律   11510篇
中国共产党   14159篇
中国政治   29711篇
政治理论   5686篇
综合类   10515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1895篇
  2014年   5474篇
  2013年   5880篇
  2012年   7450篇
  2011年   7603篇
  2010年   5588篇
  2009年   5259篇
  2008年   6024篇
  2007年   4544篇
  2006年   4250篇
  2005年   3442篇
  2004年   3951篇
  2003年   4043篇
  2002年   2063篇
  2001年   1504篇
  2000年   1575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01.
浅析高等院校校园危机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校园危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危机的防范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校园危机重在预防,强化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前,要建立应对危机的预警机制;应该将危机防范管理制度化;应该建立常备不懈的危机应急机制;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完善高校帮困助学体系。  相似文献   
902.
郭宇森 《前进》2006,(10):51-52
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业务素质的高低,道德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本文拟就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03.
颜赣辉 《江西政报》2006,(12):43-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直接面对广大群众,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组织开发城乡就业岗位的主体,是搞好就业服务的依托,是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就业管理的关键渠道。近年来,宜春市从适应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需要和延伸劳动保障服务职能的要求出发,以提升硬件水准为基础,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抓手,以满足城乡劳动者劳动保障需要为目的,高标准建设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基本形成了乡乡镇镇建站所,大街小巷有平台,工业重镇布窗口,重点园区设机构的良好格局,有效构筑了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的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做好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4.
905.
本文系人道主义职业信仰系列研究之四。本文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立足当前社会改革和卫生改革的现实,提出人道主义是医务人员的职业信仰和核心价值观。在医学实践中,人道主义职业信仰具体表现有四个层次:一是维护患者的生命存在,拯救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二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权利;三是激励患者的生命发展,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信念;四是提高患者和所有社会人群的生命质量,尽可能地教育他们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06.
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学科作为舶来品 ,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本土化 ,特别是需要对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进行实证分析。在公共管理学科性质分析的基础上 ,论述了对我国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证分析的具体问题 ;在对我国企业管理主体与客体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 ,分析了我国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相似文献   
907.
908.
随着地区资源的枯竭,资源型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危困、生态危机、就业危难.在转型中,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是迈向有效政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09.
王铭珍 《刑警与科技》2005,(4A):102-103
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普及和推广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奠定了法律基础和设计依据。全国的许多重要部门、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以及高层建筑、重要仓库、重点引进工程、重要图书馆、重要公共建筑等,都装设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建筑物的防火和灭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0.
《党史纵横》2005,(6):F002-F002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