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6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7126篇
中国共产党   307篇
中国政治   1844篇
政治理论   278篇
综合类   279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847篇
  2012年   913篇
  2011年   1099篇
  2010年   1043篇
  2009年   1121篇
  2008年   1142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结合近期发生的交通肇事犯罪案件,通过分析我国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现状,提出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政策背景下,妥善运用刑事和解政策,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矛盾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92.
徐平 《法制与社会》2010,(5):137-137
由于大众舆论给司法量刑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有必要在大众舆论和刑事裁量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互动机制,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缓和两者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3.
反恐刑事特别程序是指专门适用于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其立法模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反恐刑事程序立法技术、经验,背景、习惯,体系及价值取向等内容,而且是一国反恐刑事程序立法首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反恐刑事特别程序立法模式,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有助于维持本国法律体系的稳定;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994.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分析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松平 《理论月刊》2008,(2):115-117
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过重,虽然跟独立的未成年人刑法的缺失有关,更与人们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尚未认识到位有关."以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既具有充足的公正性,也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995.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在我国缺少一部完善的证据法一直是司法界的遗憾,没有了证据规则,诸多证据如何运用便成了棘手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许多案件在认定上存在迥异的看法,许多"疑案"的痼疾也来源于此。本文认为,刑事案件的证据规则应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刑事证据的采信规则,二是刑事证据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996.
周永年 《政治与法律》2008,26(3):101-105
人民监督员制度中的释明是指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人民监督员监督过程中,就有关法律适用问题向人民监督员进行客观公正地解释,以便人民监督员正确、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责的一种制度;在人民监督员制度中增加释明的规定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构建我国人民监督员释明制度可借鉴国外刑事诉讼指示、指导制度及民事诉讼释明制度,从释明的主体、内容、时间、启动、原则等方面,构建我国人民监督员释明制度.  相似文献   
997.
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作为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方面,轻刑化和行刑社会化是其两个显著特点。恢复性司法作为西方国家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实现修复正义”和“重塑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的青少年犯罪防控模式,代表了西方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新趋向。尽管我国司法制度对恢复性司法这一新的司法模式尚未明确认同,但是这种模式实际上与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特有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  相似文献   
998.
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呼声在我国越来越高,然而,刑事和解在其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弊端。在我国,刑事调解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其完全可以达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再另起炉灶重新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实属无必要。  相似文献   
999.
对公诉案件进行调解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处理模式,创设了一种新的利益争端解决方式,能够弥补现行刑事司法体制的不足与缺陷。在检察权的大框架下考察,公诉调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强化,是公诉权司法属性的发挥。应构建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将检察调解正式入律,并设计一套科学的运行模式,在检察权依法规范行使的同时,真正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000.
刑事自由裁量权,作为刑事司法审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社会对公平正义的需要与要求.刑事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及其负面效应在于:规则与事实之间的张力决定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刑事自由裁量权有助于正确衡平法律价值冲突;刑事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刑罚的差异化需要;刑事自由裁量权有助于促进法律良性健康发展.而法官的个人因素、法律规定的明确程序、法院内外部的体制因素、社会舆论与民愤等则是影响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因素.正确行使刑事自由裁量权的途径有三:一是健全刑事自由裁量权的保障运行机制,二是健全刑事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制约机制,三是健全刑事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检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