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06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各国政治   837篇
工人农民   306篇
世界政治   17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33篇
法律   11297篇
中国共产党   7407篇
中国政治   13257篇
政治理论   3295篇
综合类   7595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888篇
  2021年   872篇
  2020年   888篇
  2019年   660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756篇
  2015年   1388篇
  2014年   3587篇
  2013年   3218篇
  2012年   3785篇
  2011年   3945篇
  2010年   3851篇
  2009年   4022篇
  2008年   3819篇
  2007年   3040篇
  2006年   2374篇
  2005年   1931篇
  2004年   1767篇
  2003年   1454篇
  2002年   1244篇
  2001年   1086篇
  2000年   919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吴能远 《台湾研究》2007,(6):7-9,16
两岸关系发展中.台湾民意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民意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在统一之前,台湾民意中的合理要求应该获得大陆充分的谅解与尊重。但民意也是可以塑造的,近十余年来,台湾的一些政治人物为了推行“台独”和自身的权力,不断地把台湾民意导向与大陆对抗的极端,并用“法理台独”冲撞大陆对台政策的红线,增加了两岸关系出现危机的风险,受损害的将是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212.
中国对非政策:驱动力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为澄清西方的"资源驱动论",需从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利益以及总体外交战略和思维等理解中国对非政策的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对非政策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机制化的建立、全方位发展以及重视软实力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对非外交中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就是"和平发展"和建立"和谐世界"外交新理念和新战略,以及树立一个"强大而可亲",绝非"强大但可畏"的中国形象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13.
新保守派是美国国内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其思想被称为新保守主义。由于其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有效的组织运作,新保守派得以长期影响美国政坛,对美国的内外政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产生和发展新保守主义是相对于美国自由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而言的。它不是一个有纲领、有体系的政治或  相似文献   
214.
2005年底台湾“三合一”选举失败后,陈水扁加快了其“台独”步伐,在两岸关系上频繁出手:2006年元旦,他提出实行“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性两岸经贸政策;1月29日,他抛出以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为核心的三个诉求;2月6日,他又在台商联谊会上大放厥词,以相当恼怒的口吻批评台商,责怪台商只顾自身的利益,没有全局眼光,缺乏“爱台湾”的意识,甚至搬出徽商和晋商的例子,指出这两个商帮之所以雄踞商场几百年,就是因为他们的团结和有纪律,为了整个商帮的商誉和团结,个别商人就是牵涉利益再大,也会“有所为”“、有所不为”。2000年陈水…  相似文献   
215.
王德超 《南风窗》2007,(23):76-76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当下政府高度重视、民众普遍关注、社会极其敏感的重要民生话题。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采取抑制政策、进而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政府通常的政策取向,但是用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政策在今天的科  相似文献   
216.
蒋丽华 《犯罪研究》2006,(3):41-46,55
刑事鉴定程序的完善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刑事鉴定程序法治化程度的标准。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程序的规定,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相互矛盾(鉴定被规定为七种侦查行为之一,而鉴定的主体却并非仅限于侦查主体);二是缺乏可操作性(如回避);三是无法可依(如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四是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不利(如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知情权)。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剥夺或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且无法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因此有必要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217.
通常,人们是依据其对生活阅历背景建构下的人性的把握,来对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做出判断的.但是,当个人秉持的价值取向与国家法确定的价值选择发生冲突的时候,参与法律生活的普通公民(更确切的说是法律主体)就容易因为遭遇人性不能解释的无知,而在盲目中受挫.对此能否在制度设计上给予救济呢?本文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18.
《兵团党校学报》2006,(2):30-30
据悉,人类卫生政策正面临四大核心挑战,包括:流行病学的转变、艾滋病的流行、新发疾病的大流行、存在于各个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卫生状况的高度不均衡。在未来几十年中,将有十几亿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以及疟疾、艾滋病和心血管病等可以预防的疾病。专家指出,最佳和最有效的卫生保健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很便宜,例如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烟草税,  相似文献   
2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中国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本文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涵,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20.
“刑事责任能力”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责任能力这一概念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 ,而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是不同的 ,移植的刑事责任能力这一概念与我国刑法理论不协调。以我国犯罪论体系为基础 ,从“刑事责任能力”与犯罪、刑事责任的关系以及其本质上来理解 ,刑事责任能力就是刑法上的行为能力即犯罪能力。为避免认识上的混乱 ,笔者建议应将我国的“刑事责任能力”改称为刑事行为能力或犯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