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10篇
中国共产党   168篇
中国政治   694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3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对未成年犯罪确立的“教育、保护、挽救”的刑事政策,对于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倡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犯有盗窃罪、抢夺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由于我国未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基层公安机关尚未完全转变执法观念,在打击与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问题上产生了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公安机关应当在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以及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的基础上,适时转变观念,以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为目标,做到打击与保护的有机结合,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情系青少年     
多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十分重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始终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等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探索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工作方法,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使无数失足青少年告别过去,改过自新,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该院先后获得团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团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九部委授予的“为了明天——全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基地”、共青团重庆市委和市检察院授予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共青团沙坪坝区委授予的“青年文明号”、沙坪坝区文明办和区妇联授予的“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Chelex100法和有机法联合应用检验微量精斑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日一女学生(16岁)在放学回家途中被犯罪分子强奸。现场提取卫生纸1份,在其边缘部位留有少许擦拭状斑迹,据受害人回忆,这是案发时犯罪分子曾用过并弃下的。  相似文献   
14.
宋哲  王纪昌 《天津检察》2006,(5):67-68,66
2004年3月31日,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接到驻区的某大型国有企业举报,被举报人张某系该企业深圳分公司的会计。据企业负责人介绍,2003年年中,按照财会人员定期轮岗的要求,领导安排深圳分公司会计张某到人事处报到,并由财务处派员到深圳分公司办理了会计移交工作。张某在会计工作移交以后,一直不到企业报到上班,旷工数月后,于2003年10月被企业除名。随后,企业审计处组成审计组对深圳分公司进行财务专项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分公司的财务账目记载混乱,近40万巨额资金流向不明,而且部分原始凭证留有涂改、伪造的痕迹,张某存在重大经济犯罪的嫌疑。这一问题引起了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立即将该情况向检察机关反映。  相似文献   
15.
工具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作案的过程中,使用工具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留下的痕迹。工具痕迹在刑事案件现场上出现率较高,这种痕迹在刑事侦查中和其他痕迹(手印、足迹)一样,在揭露和打击犯罪,为侦破工作提供线索、确定方向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现场工具痕迹并串案件是工具痕迹在刑事侦察工作中重要作用之一。并串案件是刑侦部门的基础工作之一,它在打击流窜犯罪团伙作案,系列性案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串案件相对于个案来说,具有获取的现场痕迹多,作案手法多,犯罪分子的个人特征多,现场信息多等优势,因此,刑侦部门特别是刑事技术部…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以来,在我省通化市、延边州先后发生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柳河系列杀人残害妇女案、朝阳——延吉系列抢劫杀人案,均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在公安部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经过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奋力攻坚,两起系列案件分别于2000年11月、2002年1月成功侦破。总结两起案件侦破工作,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警察技术》2006,(4):77-77
一、课题的重要性 纤维具有质轻,易转移等特点,因而有色纤维是盗窃、命案、爆炸及纵火等刑事案件和交通肇事现场上出现几率较大的微量物证。纤维的种类很多,有棉纤维、毛纤维、蚕丝纤维及各种合成纤维等.不同种类的纤维必须用不同类型的染料进行染色。因此同种纤维可以由不同种类的染料染成相同的颜色:也可以由不同配比的相同染料染成相同的颜色。所以为了准确可靠的对有色纤维进行鉴定,除了应对纤维的种类进行检验外,必须对纤维上的染料及染料的相对含量进行鉴定。鉴于此,本课题组开展对常见有色纤维(棉、毛、涤纶、锦纶、腈纶纤维及棉/涤、毛,涤等混纺纤维)上染料的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各种有色纤维上染料的综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天津检察》2006,(4):10-10
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毒品犯罪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相比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主要从其基本理论问题上体现出来。毒品犯罪案件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的基础及其成熟与否的标志。该文阐述了毒品犯罪案件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林业部、公安部关于森林案件管辖范围及森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的有关立案标准问题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一是立案规定的起点数量偏大;二是划分林区与非林区不同的立案标准存在矛盾;三是对破坏珍稀树种和林木的行为没有明确立案标准;四是对造成的经济损失估价太低;五是对伐捡枯死立木和陈材倒木的行为没有作出规定。由于存在这些不足,影响到对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文章希望引起立法部门的关注,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