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2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5026篇
中国共产党   895篇
中国政治   2272篇
政治理论   460篇
综合类   160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795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850篇
  2011年   965篇
  2010年   851篇
  2009年   880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01.
《党风党纪月刊》2002,(8):38-38
近年来.陕西省及西安市连续出台三项禁令,对不利环保的一次性木筷、影响城区交通秩序的摩托车和可能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烟花爆竹进行严厉查禁。每次禁令出台之初,都引起一片称赞。但由于执行不力,三项禁令几乎成为“三纸空文”,“三禁三败”,使政府信用问题成为群众广泛议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2.
103.
多年来,法院“执行难”一直为社会所关注,甚至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瓶颈和焦点问题。据《南方都市报》2 0 0 3年12月19日报道,时下尽管造成“执行难”的因素很多,但地方及部门保护主义和人情干扰等却首当其冲,“70 %执行案有党政官员批条”,而一些领导身边便是一个权力市场,有些人就利用领导“批条”赚钱。为“保护地方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干脆发文件限制外地法院到当地执行,外地法院来执行案件竟必须经当地行政领导批准(可谓另类批条)。而有些地方规定法院要查封企业财产必须经市委、政法委等批准。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投资环境保…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针对已往我国学者对于刑罚目的各种学说理论,结合社会现实进行了分析,对于刑罚目的本身及其实现,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5.
张遂  雷建国 《行政与法》2007,1(9):84-86
国家刑罚权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保证人权,也容易侵犯人权,因此必须以宪政的精神对刑罚权予以规制,特别是要以正当法律程序对其规制,使刑罚权更加谦抑、更符合人道性,这也是契合宪政之道的。  相似文献   
106.
近日,庄河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庄河市2005年财政决算报告和关于庄河市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107.
《天津支部生活》2006,(7):52-52
政治素质是指人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党性修养,是党支部书记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党支部书记只有提高政治素质,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完成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我国法院受理的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案件日益增多。但是,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均未明确规定我国法院办理此类案件应当适用的具体程序,导致不同的法院各行其是。这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严肃性。鉴于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事关我国对《纽约公约》义务的履行和我国司法的国际形象,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应当对其具体程序做出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109.
韩松  焦和平 《法学论坛》2006,21(5):73-79
我国《民法通则》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之一,于中断效力结束时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就意味着对于经过诉讼由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所确认的民事权利的保护仍可以适用诉讼时效。但依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因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后应适用诉讼法上的期限制度,从而使《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的适用失去了可能。对这一矛盾的解决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采大陆法系各国民法的做法,取消民事诉讼法对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规定,统一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二是采取我国目前的做法,民法诉讼时效制度适用于当事人起诉前阶段,当事人起诉后则适用诉讼法上的期限制度,同时将起诉作为诉讼时效的终结事由而不是中断事由。两种方案各有优点和不足,我国未来民法典对此应做出科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0.
美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涛 《知识产权》2006,16(4):84-87
美国的知识产权保险分为知识产权执行保险(IPEnforcementInsurance)和知识产权侵权保险(IPInfringementInsurance)。该保险所保护的主体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潜在的侵权人,也包括潜在的受害人。虽然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具有许多优点,但缔结保险合同的保费过高,同时由于大企业的拖延战术,也大大地削弱了该制度的功效。因此,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应当充分重视和解与诉讼中间裁决的作用,采取正确的措施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