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60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各国政治   760篇
工人农民   962篇
世界政治   15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4篇
法律   8365篇
中国共产党   20140篇
中国政治   24176篇
政治理论   7011篇
综合类   13073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916篇
  2022年   729篇
  2021年   965篇
  2020年   1096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717篇
  2016年   1171篇
  2015年   2023篇
  2014年   5999篇
  2013年   6348篇
  2012年   8487篇
  2011年   8167篇
  2010年   6499篇
  2009年   5640篇
  2008年   5850篇
  2007年   4004篇
  2006年   3911篇
  2005年   2722篇
  2004年   2225篇
  2003年   2514篇
  2002年   2354篇
  2001年   1840篇
  2000年   1350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法官法》出台以后,湖南地区针对法官职业保障问题实施了诸如设立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收效甚微。当前法官健康权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多数一线法官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压力过大且没有疏解渠道。此外,因其职业特殊性,法官的人身安全还面临着较大的威胁。法官健康权事关司法公平正义的实现,保障法官健康权也是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湖南地区应采取扩充法官职业队伍、建立法官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以及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实现对法官健康权全方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22.
高其才教授     
《法学杂志》2020,(5):F0002-F0002
高其才,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1985年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3年于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全国渔港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23.
詹懿 《当代党员》2021,(5):34-34
重庆如何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走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围绕相关问题,日前,CQDK全媒体记者专访了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詹懿。CQDK全媒体:您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是什么?詹懿: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和大力发展外贸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24.
2018年以来,山东省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各地市纷纷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开展规定动作+特色动作进一步细化落实。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摸索,“一次办好”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成效显著。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发现“一次办好”仍存在“痛点”和“堵点”。应以此为突破口,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消除“痛点”、打通“堵点”,进一步优化创新“一次办好”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25.
从"灾害管理"到"灾害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一种全新理念的转变。我国灾害治理经历了绅商被动、政府管控、国际合作、多元参与等四个阶段,灾害治理组织主要有维持型、功能拓展型、结构扩张型、突生型等四种制度化类型。就"体制转型"而言,存在"应急集权"纵向与"多元协同"横向体制合作困境;就"应急机制"而言,存在"常态"与"非常态"机制并存研究不足问题;就"法制建设"而言,一般是事后补救性改革,缺乏事先前瞻性与预防性建设。虽然社会脆弱性、社会韧性、社会建构主义等常态理论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非常态理论研究进展有限。由于各国政治取向、资金投入偏向以及追求短平快的政策导向,基础研究很难开展,未来需要通过开辟"新方向—新领域"、从单一迈向跨学科、由单一转向全生命周期、突破"应急—社会"困境、在"常态—非常态"找到平衡以推进基础理论研究。政府与社会各界都需要重视灾害治理,哪怕只是简单了解也非常有帮助,也能有效减少与避免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26.
《同舟共进》2020,(1):F0002-F0002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围绕"我省环保民生事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运营者"的功能定位,广业集团坚持实施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承担省委省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全力参与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近5年来,广业集团省内污水处理厂已累计处理污水约32亿吨,COD削减量约40万吨,氨氮削减量约4万吨,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变革重组:环保主业的从无到有"2008年,广业集团迎来第一次转型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7.
张成林 《奋斗》2021,(2):54-5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不仅记录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创新创业,也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成熟。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企业家怀仁爱之心,施仁义之举,捐款捐物捐服务,迅速复产保供应,折射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赋予企业家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8.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要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29.
2020年以来,应城市持续用活“下沉”模式,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为主线,推进“一线征集,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组织晒单、群众评单”的“一线五单”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以项目化方式促进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实体化运行为抓手,着力充实社区力量,务求服务群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0.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