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325篇
中国政治   298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林平乔 《求索》2008,(12):188-190
余光中的诗歌有着非常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印记。他诗歌的文化内蕴集中表现在执着而深沉的乡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以及深味人生的理性感悟上。这些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诗歌,体现的是他对祖国文化的无限敬仰、自觉传承和对文化历史背景的积极认同,是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本位文化的凸显与护卫。  相似文献   
912.
《军队党的生活》2013,(8):16-16
为贯彻习主席关于“当兵蹲连”的重要指示,我以列兵身份到阳春市中队当兵锻炼。在与基层官兵朝夕相处中,体会和感悟良多。  相似文献   
913.
张爱民 《群众》2014,(4):67-67
<正>"……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在2014年的春晚上,这首题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激荡人  相似文献   
914.
魏建一 《求贤》2011,(5):6-6
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历程,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去年,我参加了延安干部学院举办的编制管理创新培训班,通过实地培训,增强了自己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直观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和丰富了延安时期我们党的革命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915.
赵殿桦 《今日民族》2007,(11):32-35
2007年9月17日至29日,云南省民委副主任岩秒率领由省民委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和16个州市民委(民宗局)主任(局长)组成的云南省民族工作考察团到山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在12天的行程中,考察团遍访齐鲁大地,做客六朝古都,饱览苏杭美景,领略浦江两岸的繁荣,感受东部沿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就。由此有了许多感触感悟,其中山东和上海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916.
<正>如果用一个字来感悟人生,你会选择什么字?高文庆给出的答案是“钻”,他说自己与这个字有着不解之缘。从一名普通的钻探技术人员到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大钻机机长,46岁的高文庆在钻探一线奋战了26年,钻机的轰鸣、机台上的油渍、溅起的泥浆、来自地球深处的岩心……都让他乐此不疲。皮肤黝黑粗糙,不善言辞,但是一说起与钻探有关的事儿,高文庆的眼里放光。  相似文献   
917.
故事导学是以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故事导学的实施策略有:愿景激励,以未来“我”的故事为牵引;示范引领,以身边人的故事为参照;情感浸润,以生动感人的故事为铺垫;反思启悟,以“自我成长故事”为载体;故事践行,以寻找家族、乡土小故事为途径。故事导学以课标、教材为依据,导出故事中的思想、精神、道理,引导学生感悟自化,提升价值判断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望历史、面向未来,是党和人民奋斗经验的“集大成”,是百年党史的“精华版”。百年党史厚重而辉煌、崇高而伟大、光荣而灿烂,散发着理想信念的光芒,澎湃着初心使命的激情,蕴藏着丰富的智慧。我们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感悟党的硬核力量,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搞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相似文献   
919.
《群众》2022,(13):F0002-F0002
一、征文日期即日起至10月30日二、征文内容以“我”为视角,围绕“强国复兴”,交流学习体会、思想认识、奋斗历程和成长感悟,畅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认识,反映新时代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个人在“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的努力、成绩和感想等,抒发“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