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案情:大肆开采矿石,非法占用农用地,在获得巨额私利的同时却使农村集体林地遭到严重破坏。最近,崇左市扶绥县人民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对被告人凌某进行了判决。被告人凌某系贵港市港北区无业人员,他来到崇左市扶绥县中东镇后瞄上了当地的矿产资源,并自以为窥到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62.
彭洋  刘纳新 《求索》2012,(2):47-48,155
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重大。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羊群行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又积极参与目标公司的公司治理,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至今社会各界对其行为的褒贬不一。文章从亚当.斯密经济、道德、伦理思想出发,公正的看待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认为机构投资者没有义务稳定市场,只能以利己为目的,利他为手段,最终实现互利。  相似文献   
63.
损人不利己     
李杏 《公民与法治》2013,(10):55-55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媒体发文批评美联储等发达国家央行过度使用超宽松货币政策,称这种做法是“货币民族主义”。有分析指出,“货币民族主义”不会推动经济实现更快增长,相反,只会重新制造经济创痛,甚至引发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64.
本文力图对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的存在给出一个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基于对行为的结果而非动机的考察,得出了纯粹利己与纯粹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己各自的生物进化稳定策略。最后通过制度的引入,重新提出了解释纯粹利他行为存在的模型,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制度的全面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65.
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是一个古老而普遍的话题,早至先秦孔孟,远至西方基督教,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在中国,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性善论"者居多;而在西方,基督教"原罪说"使"性恶论"得到普遍赞同。无论是秉持"性本善"的中国儒家思想,还是信奉"原罪说"的西方基督教义,作为历史的选择,这两种观点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不足之处。祛除人行善恶问题的教化色彩还其自然色彩,人的本性就只是"利己性"。  相似文献   
66.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与恶的区分。维度与质态的不同整合,构成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人性假定通过经验推度与理性导引来完成,其运作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两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67.
“经济人”假设:公共管理的逻辑基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人"是一个以利己为核心,以利他为实现手段的包罗着丰富内涵的对现实有很强解释力的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为解释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动机,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置于一切目的之上,是对生命价值的张扬和肯定."高尚人"假设在逻辑上是混乱的、在实现机制上是软弱无力的.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应以"经济人"假设为逻辑基点和深层理据.  相似文献   
68.
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由来已久,争论不体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缘于不同的经济人假设.由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到为己利他的三种不同假设和对企业公民的不同理解,各自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企业为什么承担社会责任.在利己人性假设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出于利己目的,为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利他动机论认为在较低层次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出于利他动机追求自我实现,即对社会公益的追求.从为己利他的假设出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应是被迫的,而是出自自愿的和主动的互利行为.  相似文献   
69.
周菁菁 《山西青年》2023,(20):70-72
当前,职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应当保持一定的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优化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本文分析高校学生学习利己心,提出当前高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学习目的的功利化现象,自我价值观的盲目,不良社会环境现象的驱使等,提出促进高校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策略,以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构建良好群体学习氛围,以就业服务增强对国家的贡献感,为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