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494篇
  免费   957篇
  国内免费   507篇
各国政治   861篇
工人农民   2735篇
世界政治   37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38篇
法律   38008篇
中国共产党   65845篇
中国政治   80546篇
政治理论   17581篇
综合类   31867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620篇
  2022年   2010篇
  2021年   2338篇
  2020年   2734篇
  2019年   1442篇
  2018年   717篇
  2017年   1362篇
  2016年   2482篇
  2015年   5338篇
  2014年   17265篇
  2013年   18547篇
  2012年   21365篇
  2011年   20725篇
  2010年   20141篇
  2009年   19785篇
  2008年   21409篇
  2007年   16517篇
  2006年   16417篇
  2005年   10000篇
  2004年   10920篇
  2003年   10557篇
  2002年   7532篇
  2001年   5313篇
  2000年   4475篇
  1999年   645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行政论坛》2019,(3):95-102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不同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制度差异性和不同关税区的空间异质性,使其广域的治理体系建构面临挑战。从"区域主义空间"理论和多层级治理理论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不只是产业聚集、技术外溢和区域创新所自然演化的经济地理空间。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主导的、在一个新的特定区域空间尺度上展开集体行动的多层级治理框架。地域性治理和功能性治理是多层级治理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两种治理类型,其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达成制度性集体行动。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区域治理中制度性集体行动的达成主要依赖两种类型的区域制度,即工具性制度和"身份提供"制度。因而,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区域治理类型和区域制度类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2.
"现在我们老同志的活动越来越主流,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党员干部群众的反响越来越好,我们自己也越来越精神!"省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书记郭金弟参加全省离退休干部工作"比学赶超"座谈交流时有感而发。近年来,云南省委组织部不断强化部机关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在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银发组工新形象”正能量活动。  相似文献   
143.
《理论与当代》2020,(1):I0001-I000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并明确要求"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坚决防止就业歧视"等,全会精神为我们今后抓就业创业工作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4.
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空间可划分为农村行动情境与城市行动情境,这有助于描述与研究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与生存状态。基于影响行动情境的内部变量和应用规则对农民及家庭的行动选择、结果以及影响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在农村,传统农业转型缓慢,农业现代化滞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在城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户籍"坚冰"难破,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想留却留不下。在非均衡的制度安排下,农民工通过家庭化迁移来实现家庭弥合并非易事,不得不处于"半市民"状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  相似文献   
145.
146.
清代的因案修例,即基于某一司法案件对《大清律例》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修改。这是清代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法现象。《大清律例通考》《读例存疑》等考证类释本和《驳案汇编》《刑案汇览》等描述类案例集,分别以法律文本备注和刑事案例陈述的形式,记载了因案修例的诸多实例。结合因案修例的各方面特征来看,它属于清代法律的一种司法创制机制,带有典型的传统中国特色。清代统治者通过此种机制从司法案件中抽象出成文法则,进而实现法律文本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均衡。对于当前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因案修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其对明确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路径和方向,以及完善“由案到法”的衔接机制、指导性案例的审核机制、类案判断机制、指导性案例的退出机制等,具有积极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7.
张能宝 《人民司法》2020,(1):43-49,58
在中华法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司法案例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通过研究典型案例,传承中华法系司法文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法律传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对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发布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148.
邓涵 《当代亚太》2019,(6):131-157
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合作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正在日益复杂化。2018年作为"峰会年",可以为评估该地区的制度竞合提供有效的视角。通过提出参与成员是否具有排他性、主导成员是否为同类型国家、议题领域是否重叠、合作内容是否涉及"高级政治"、目标原则是否具有外向性这5个维度的指标进行系统评估,并对中国、日本、越南和泰国四个关键国家的互动进行案例分析,文章发现,澜湄地区合作制度之间的竞争被夸大了;澜湄合作与日本—湄公河合作互为主要的竞争对象,但前者是被动跟随而非主动挑起竞争;柬老越发展三角、柬老缅越合作与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也相互竞争,但后者正在取得优势;澜湄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湄公河委员会之间不会出现"制度达尔文主义"。  相似文献   
149.
150.
十九大报告明确“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对促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提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健康中国建设不仅需要我们对这一战略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还需要把健康中国建设全面融入国家建设和发展各领域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