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学理论》2015,(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价值体系在不断解构,一个文化多元杂陈的时代悄然而至。功利主义往往成为大学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立足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从科学的价值观理论出发,围绕着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分析大学生人格塑造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格塑造教育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302.
《学理论》2016,(6)
战国时期的墨子和英国18世纪的边沁,分别是开中国与西方功利主义先河之第一人。以墨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其言行的《墨子》以及边沁所著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两本著作为出发点,对墨子与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共通之处在于人性基础乃趋利避害、终极归宿乃社会利益。差异之处在于内在根基、实现手段、道德评价,分别体现为"天志"与"人性"、"兼士人格"与"自由享乐"、"志功合一"与"唯效果论"的不同。  相似文献   
303.
社会生活中道德冲突一直存在,我国百家争鸣时期、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相关记载,发展到近现代,关于道德冲突的研究成果理论界更是层出不穷。从功利主义和道义论对于道德冲突思想的分析入手,可以研究和探讨道德冲突中道德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304.
贺麟从"合人情"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功利主义取向,认为"合人情"有一个从非功利主义到新功利主义的发展过程。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本就不是矛盾的双方,体现在"合人情"上则要求新时代的儒者应发自本心,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要以大多数人的幸福为旨归为人处事;不仅要自尊自爱,而且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福利,最终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愿。贺麟的"合人情"理念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树立理性的人生观;有助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群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305.
毛志燕  胡敏 《学理论》2013,(6):174-175
在现今的教育评价体制、传统的思想观念、学生本身对教育的功利性回报的影响下,功利主义教育成为现今教育的主流。对功利主义教育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教育应从"唯利"向"唯权""唯人""唯美"的超越,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06.
以价值取向和义利关系来划分,道德可分为道德主义义利对立观、道德主义义利统一观、功利主义义利对立观、功利主义义利统一观四种类型。从历史角度看,道德主义义利对立观在封建社会起着巨大作用,功利主义义利对立观在资本主义社会起着巨大作用,功利主义义利统一观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着巨大作用,道德主义义利统一观则在生产力和人类思想觉悟高度发达的阶段起巨大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要突破传统的道义主义原则,而以功利主义作为主要框架。功利主义义利统一观为道德资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义利观,但它是解决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与资本困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307.
贝卡利亚,这位公认的刑事古典学派的鼻祖,被人们当然地视为意志自由论者。但查遍全书,贝卡利亚并未使用"意志自由"的字样,所以又有学者认为贝卡利亚是反对意志自由的。但本文通过详实的论据,试图论证贝卡利亚是借助于功利主义的倾向,使用了意志自由的内涵观点。  相似文献   
308.
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权力都有一种合法性诉求,希望得到社会成员的道德认同,进而得到他们的信仰和服从。对政治权力“合法性”的论证有两种典型思路,一是社会契约论,二是功利主义。尽管两者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内在统一的。本文即试图透过对这两条基本思路的考究,探寻一切政治权力籍以获得“合法性”的基本因子。  相似文献   
309.
功利主义死刑观可以涵盖人道主义和报应主义死刑观,从犯罪预防和社会影响两方面来考察,死刑是一种必要的恶,应予以留存,但仅限于必要的程度,而不能作为滥刑的工具。  相似文献   
310.
功利主义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评判标准,是对公共行政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哲学。因其过于强调经济理性和后果主义导向,很容易使公共政策走向极端。功利主义的一元价值难以满足公共政策正义、平等、公正等多元价值的标准。功利主义公共政策往往在现实生活中背离了政府作为公共正义代表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