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的功利主义”借助唯物史观的理论张力,把历史观和伦理学统一起来,以利益原则为基础来探讨义利关系,对传统的义利之辩作出了新的回答。而其晚年的思想和实践却又折回以“义”拒“利”、以“平均主义”说“义”、以“公利”压制“私利”的老路。就毛泽东的义利观与传统义利观的关系而言,“革命的功利主义”可谓是对传统义利观的革命性变革,而其晚年的回归则深刻地反映出传统义利观的深层制约。  相似文献   
362.
伯纳德·威廉姆斯的"反理论"道德哲学通过对功利主义、义务论的批判,指出道德理论不能以建构抽象、普遍的原则为目的。道德学说只有放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才能发挥指导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3.
西方道德文化在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历史嬗变中,其理论范式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前现代的德性追求为现代的道德功利主义所代替,现代德性论在文化内涵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变更。同时,现代道德危机与道德冲突日益凸显出道德文化现代性的尴尬境遇。  相似文献   
364.
毛志燕  胡敏 《学理论》2013,(6):174-175
在现今的教育评价体制、传统的思想观念、学生本身对教育的功利性回报的影响下,功利主义教育成为现今教育的主流。对功利主义教育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教育应从"唯利"向"唯权""唯人""唯美"的超越,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65.
以价值取向和义利关系来划分,道德可分为道德主义义利对立观、道德主义义利统一观、功利主义义利对立观、功利主义义利统一观四种类型。从历史角度看,道德主义义利对立观在封建社会起着巨大作用,功利主义义利对立观在资本主义社会起着巨大作用,功利主义义利统一观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着巨大作用,道德主义义利统一观则在生产力和人类思想觉悟高度发达的阶段起巨大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要突破传统的道义主义原则,而以功利主义作为主要框架。功利主义义利统一观为道德资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义利观,但它是解决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与资本困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6.
有句著名的话,叫“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说明了人们在试图抵达和还原真实的历史时面临的艰难和尴尬。由于立场、视角和目的千差万别,哪怕是相同的史料,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也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历史结论。更何况,一旦抱定了“古为今用”这种类似于“六经注我”的理念,那就更可能通过对史料的取舍甚至夸大,从而得出与真实的历史近乎南辕北辙的结论。对历史的误读即由此产生。长久以来,对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位农民起义领袖关系的研究堪称功利主义之下的误读典型。  相似文献   
367.
谢斌 《法制与社会》2011,(27):161-162
道德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物质利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物质利益至上、道德败坏的现象,割裂了道德伦理与物质利益的联系,造成了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与对立。在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68.
自从罗尔斯对功利主义正义观展开系统而深刻的批判之后,批评者大都认为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存在着致命性的弊端,即它可能为了更大的利益而以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通过对密尔的功利主义及其正义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但可以追问密尔功利主义正义观的合理之处,而且可以探究密尔的正义理论如何能够在功利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避免罗尔斯的批评,即在追求功利最大化的同时很好地兼顾到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9.
当代两大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明 《传承》2011,(17):40-41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对此,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加强和完善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370.
行为功利主义违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绝对排斥对正当行为的处罚;评价行为正当与否,应当以行为功利主义为原则,因而应当采取结果无价值论;在两种法益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法益的衡量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即使违反了某种规则,但只要保护了更为优越或者同等的法益,就应成为正当化事由;行为正当与否与行为人应否受谴责不是同一个问题,因此,刑法理论必须严格区分违法与有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