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在对犯罪人已因一罪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情况下,不能排除对犯罪人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可能性。对于数个有期限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并罚,应当参照限制加重原则,即在数个宣告刑期的总和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执行的刑期,但最高不能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92.
本文案例启示:绑架行为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杀害被绑架人的,只能作为绑架罪的加重情节。但不是所有绑架犯罪中的杀人行为都不能另外定罪,并非在绑架中伴随实施的抢劫行为都将被绑架罪所吸收,存在两罪之间择一重罪处罚的情形。  相似文献   
93.
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具体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致被害人当场死亡后逃逸,此种场合,应在三至七年幅度内量刑;一种是被害人当场没有死亡而逃逸,由于行为人没有及时救助,因而导致被害人死亡,此种情形应在七年以上幅度内量刑。具体认定时,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4.
《党员干部之友》2014,(1):50-50
正老人乘坐飞机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毕竟高空飞行时,机舱内的环境与地面不同,容易诱发疾病。一般来说,飞机的飞行高度为8500米至13000米。这时,机舱内的气压会有所下降,但体内的压力并没有随之降低,内外的气压差异可能会引发疾病发作。  相似文献   
95.
典型的加重构成犯主观罪过结构是"故意+过失"型,但立法不断突破"故意+过失"型的罪过结构。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合并,提出加重构成犯的概念和重大过失的理论,认肯"过失+故意"型和"过失+过失"型加重罪过结构的存在,对于解决与责任主义协调的问题大有裨益,且能有效限制加重构成犯的适用范围。引入重大过失理论,对加重构成犯主观罪过结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从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根据的分析入手来探讨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的合理性问题。本文作者认为 ,在立法上应消除对加重结果既包含故意又包含过失的结果加重犯类型 ,同时合理确定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97.
本文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准则与公司治理结构实务的协调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处理企业与外界社会群体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则主要针对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的是如何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公正对待受到企业影响的群体,而公司治理结构则往往追求对企业进行有效率的管理。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构成的挑战和如何协调国际贸易与人权公约所构成的挑战有许多共同之处。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两种挑战都源自认为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的论断,以及分别负责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的专职人员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本文作者从选择性适用与体制能力的模型出发,探讨了中国在协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与公司治理结构中所面临的规范设置与组织结构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98.
英美法上的加重性赔偿金是指当被告的侵权行为除对原告造成了一般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损害以外,还额外的损害了原告人格尊严利益时,对于原告遭受的额外的伤害所附加或追加授予的赔偿金。"加重"的表象源于传统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的"附从性规则",即精神损害只能是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后果。随着客观精神利益的确认和独立性精神痛苦的出现,即使民事权利没有受到侵害,仍有可能构成精神损害,即纯粹精神损害。  相似文献   
99.
蒙冠斌 《法制与社会》2012,(15):254-255
本文就我国信用卡诈骗罪概念、构成要件、加重情节的认定、罚金刑调整等,进行分析、研究以及立法完善阐明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0.
李静 《中国审判》2013,(12):100-101
<正>案情回放:因情感纠纷纠集他人约架致死2011年7月3日,被告人杨某因女友与他人发生争执,遂与廖某(另案起诉)约定在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见面解决此事。随后被告人杨某纠集本案其他3名被告人李某、张某、宋某等共计20余人聚集在海淀区某中学门口等待廖某等人的到来。当日15时许,廖某纠集被害人赵某(男,殁年15岁)等8人持弹簧刀、拳刺等凶器赶至海淀区某中学,但因见对方人多而逃至附近小区躲避。十几分钟后,廖某一方走出小区准备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