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40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269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3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藏族牧区传统社会里,盗马贼现象十分猖獗,向善的文化压力对此表现得十分懦弱,严酷的法律制度也面临着目的落空的尴尬困境,普遍的自力救济是受害者的无奈选择,偶尔的家法惩治并不能产生根本性的作用。藏族牧区传统社会的盗马贼虽然并不能称之为一种文化,但却是一种由众多文化因素所促成的社会现象。对其理解和把握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才能真正解读其历史的文化沉淀,在规制当前牧区个别盗马贼而需要做出措施选择时,才能够表现出最大的睿智。  相似文献   
52.
[本刊讯]为了督促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践行公开承诺,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发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陕西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11年春节前,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普遍开展领导干部点评创先争优工作。通知要求,领导干部点评创先争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各个方面论证了知识产权不应适用取得时效。指出取得时效的客体主要是物权,知识产权的特征和性质决定了适用取得时效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可以解决权利人和使用人以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吴国喆 《法学研究》2007,29(6):18-30
善意是对虚假信息传递途径的不知情,它必然与行为相关联,与恶意存在非此即彼的互异关系。善意的判断与过失的判断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基于利益衡量,行为人的重大过失妨碍其善意的成立。由于善意认定方法的综合判断属性及对客观事实的适度超越性、认定结论的弹性化、非验证性以及很难直接以反证推翻的特征,决定了善意认定的法律判断属性。在具体认定过程中,反推技术是一种便捷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动产抵押权公示方式的选择对动产抵押权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占有公示方式、登记公示方式、各国动产抵押权立法实践、与善意取得制度协调等不同视角分别考察动产抵押权的公示方式的选择有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动产抵押权的公示方式的最佳选择是登记与占有公示方式的结合;占有的功能在于使抵押权在交易过程中呈现出可识别的特征,满足动产交易要求;登记的功能应当是确定抵押权是否具有对抗一般债务人与其他抵押权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56.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的制度。其适用范围一般限于以移转占有为公示方式的动产。不动产在共同共有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善意取得问题,但在其它情况下则不能产生。以登记为公示方式的动产担保物权也不可能存在善意取得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目前正值物权法制定之际,这也许是对物权法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最好时机。很多概念和原则往往已在教学之中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对之缺乏清晰的历史认识和反思,就无法明了其产生的条件、意义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功能,难免受盲人摸象之讥。本期热点笔谈之目的,即是期望在这方面作一尝试,希望能为学界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也希望对物权法具体制度的研究有所裨益。本期笔谈由华东政法学院金可可博士筹划并组稿,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58.
梁辉 《法制博览》2023,(25):59-62
《公司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第八十八条第一款,明确了未届缴资期限转让股权的出让人应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出资责任,但现行法缺失了该语境下出让人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后自身的权利救济,故本文予以讨论。股权出让人承担补充责任后取得向受让人追偿或者相应股权的权利。出让人应依规定行使追偿权实现其相应的利益;在受让人经催告后无法清偿或无法全部清偿债务时,出让人有权取得相应的公司股权,股权取得程序上应当尊重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此外,股东除名制度和新增的股东失权制度为出让人承担责任后取得公司的股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9.
动产担保中极容易因动产的动态特性造成标的难以识别,导致权利顺位关系的混乱与担保权人权利落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对动产担保的常见顺位关系确定了规则,但动产担保包括复杂的浮动抵押、动产流动质押等,由于动产识别困难所造成的问题更加复杂,现有规则尚未完全覆盖.本文试图梳理出...  相似文献   
60.
董学立 《法学》2006,(2):61-66
无权代理法律制度包括狭义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狭义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分类标准的不同一,使得对无权代理法律制度的设计有轻视表见代理而偏重狭义无权代理的倾向。我国未来《民法典》应以相对人之善意、恶意为标准,对无权代理进行类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以表见代理制度为重心的无权代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