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6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624篇
中国共产党   146篇
中国政治   334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2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一群十六七岁的女中学生,身着日式服装,手持日本军刀,在街头先后组合出各种打斗造型。地上摆着一道白色条幅,条幅上列出了5条“规定”,内容之一便是“不得背离武士道”,结尾写着“凡违反上述规定者一律切腹谢罪”。经记者询问,原来这是动漫爱好者排练的一场动漫真人秀。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起在电影院里看到日本侵略者杀害中国人时的狞笑,似乎这些“年幼无知”的少女只是在玩游戏。但这样的游戏却让人无法轻松起来。在某“巨星”穿着日本军旗装摆造型之后“星光依旧灿烂”的现实面前,我们又能和这些天真的女孩说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92.
刘春霖 《河北法学》2005,23(6):60-63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诸如注册商标与网络域名的冲突、网络主页上商标侵权等互联网上的商标权争议已经成为目前网络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互联网上商标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尝试在现有条件下探索一套互联网上商标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93.
温旭 《知识产权》1996,6(4):30-31
一、颜色的外观专利保护 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申请人往往提出请求保护色彩,但色彩的保护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外观设计。一些外观设计,如新型玩具、电话、电子、机械设备等,一般只申请产品形状的外观专利即可。象食品袋、饮料瓶、包装盒等如果在形状上没有创新,属于早已常见的圆柱状、长方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状,是不能单就其产品形状申请外观专利的,而必须在上述立体几何形状的产品上设计新的图案,将图  相似文献   
994.
在近期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海信与博世-西门子的商标之争无疑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欧盟和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介入该事件,几乎已经到了法庭见分晓的紧张时刻,双方最终以和解收场。作为局外人,我们对双方和解条件不得而知,但相信这对双方均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对于海信来说。通过这一纠纷的解决,在中国消费者心里强化了该品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大规模进入欧洲市场时,扫清了商标障碍,在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市场做了个效果更甚于广告的宣传,这恐怕是和解的喜悦过后,海信更期望看到的结果。 这场纠纷缘起于博世-西门子抢注了本应属于海信的HiSense商标,虽然这次纠纷以和解结束,但是该抢注行为拖延了海信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脚步,同时海信为解决这一纠纷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人力  相似文献   
995.
996.
商标淡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它突破了传统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从性质上说,商标淡化既是一种侵权行为,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及一般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997.
对商标权取得原则和商标“反向假冒”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晓海 《知识产权》1999,9(1):16-19
一商标权取得原则① 1.我国商标权注册取得原则的绝对性 按现行中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这一条确立了我国商标权只有基于注册才能取得的原则。商标注册取得原则包括下列内容:用于相同或相似商品或服务的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核准注册在先申请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核准注册在先使用的商标②;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核准注册由各申请人协商一致确定一申请人,核准注册该人的商标;如达不成协议,在商标局主持下由申请人抽签决定或者由商标局裁定一申请人,核准注册该人的商标③…  相似文献   
998.
域名注册与在先商标的争议,司法实践先于法律,司法判例尽管并不一致,但均对驰名商标以特别保护,其保护均体现出商标法上保护的痕迹。但并非所有的商标都享有同等的保护,原因在于商标侵权理论的“误认”标准。《商标法》天然适用于域名侵权争议的本质———商业领域扩展的必然结果。《商标法》调整域名侵权争议的范围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99.
滥用商标行为在不同的法律中,有着不同的法律含义.在我国刑法中,主要是指现行刑法第213条、第214条和第215条所规定的犯罪行为.通过与<商标法>等法律规定的比较,可以看出,刑法对于此类犯罪行为的规定,存在着不周延性,需要加以完善.而通过探讨滥用商标行为的主观目的,发现我国相关法条的规定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滥用商标行为与侵犯著作权与专利权的行为在某些特殊场合下可能存在对象上的"竞合",因此,在刑事上,应当按照犯罪复杂客体的原理解决其具体罪名的确定问题.作者同时探讨了颇有争议的真品平行进口与滥用商标行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商标是商家为自己的商品打上的独家烙印.成功的品牌经营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对商品和厂家的认同度加深,而且能使商品超越其本身的性能或经济价值,成为某种象征个性和社会地位的标志,满足消费者深层次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成功的商标往往给厂商带来不薄的利润. 分享他人品牌带来的声誉,自然是获取商业利润的捷径.从商标诞生那天开始,围绕商标而展开的李逵与李鬼的战争已经显现.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各级工商行政机关累计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件近20万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