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062篇 |
免费 | 688篇 |
国内免费 | 36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68篇 |
工人农民 | 2744篇 |
世界政治 | 256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745篇 |
法律 | 11024篇 |
中国共产党 | 17910篇 |
中国政治 | 20657篇 |
政治理论 | 7920篇 |
综合类 | 131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4篇 |
2023年 | 1161篇 |
2022年 | 1333篇 |
2021年 | 1432篇 |
2020年 | 1333篇 |
2019年 | 1080篇 |
2018年 | 399篇 |
2017年 | 643篇 |
2016年 | 1113篇 |
2015年 | 2183篇 |
2014年 | 5685篇 |
2013年 | 5202篇 |
2012年 | 6328篇 |
2011年 | 6184篇 |
2010年 | 5843篇 |
2009年 | 6303篇 |
2008年 | 6897篇 |
2007年 | 4842篇 |
2006年 | 4195篇 |
2005年 | 3241篇 |
2004年 | 2679篇 |
2003年 | 2399篇 |
2002年 | 2433篇 |
2001年 | 1853篇 |
2000年 | 1393篇 |
1999年 | 275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物化观与马克思问题域逻辑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培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2(2):10-16
物化观是解答当代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的物化观有一个从早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性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分析的问题域逻辑转换过程 ,对物化观的经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立的基础。物化实质上体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利益关系下对主体 (劳动者 )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否定关系。正如消灭异化要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一样 ,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变滋生物化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 ,建构一个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自由人联合体 ,劳动 (实践 )创造的产品才会体现对主体 (人 )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物化观问题域逻辑转换的价值指归。而卢卡奇把物化从经济因素中剥离出来 ,按黑格尔理性革命观的图式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它无疑为一切把客观的经济利益关系当作价值事实的唯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2.
案情:曹某2005年3月8日经人介绍到秦皇岛某后勤服务公司从事面点工作,双方约定每月工资600元,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当日下午,曹某身穿公司工作服正在压面条时,手被电动压面机绞了进去。后被同事送到医院。临去医院时公司为其拿了500元钱作为治疗费,治疗期间,公司又另外支付其1000 相似文献
23.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是对唯对史观理论的新发展。为此,笔者从哲学角度反思“三个代表”理论对唯物史观理论的新创新。 相似文献
24.
学术界对王夫之哲学思想研究较多,而对其博大的史论作断代研究的较少。本文试通过分析王夫之对秦汉制度的伦理性评判及其对秦汉人物的个体道德性评论,洞悉其体恤民情、重视人性、珍视生命、倡导明达、反对权谋、主张诚信的伦理价值倾向。 相似文献
25.
姚泽南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67-68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指它与时代同步、与实践同进的理论品质。辩证的眼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性前提 ;实践的推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现实动力 ;批判的本质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26.
27.
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国际关系规范理论两种思想传统及其争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相似文献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