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康》2009,(8):6-6
60年,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到第一次修改后的《婚姻法》颁布,再到新千年的《婚姻法修正案》施行从父母包办婚姻,到婚姻自由,再到如今的婚姻失范,60年的变化称得上大开大合。不过,在这大开大合之中,有一种东西始终不曾变过,那就是对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22.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文化架构决定了包办婚姻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作为生产单位的家庭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也失去了家长赖以运用权力的物质基础,传统的包办婚姻终于被婚姻自由所替代。  相似文献   
23.
王晓渔 《南风窗》2010,(15):92-93
按照网上流行的知音体《,红楼梦》是"包办婚姻,一场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西游记》是"我那狠心的人啊,不要红颜美眷,偏要伴三丑男上西天"《,三国》是"从贫贱到自强,三兄弟的旷世畸恋"《,水浒》是"何去何从,三弱女身陷105条虎狼壮汉"。如果以知音体来申报选题,显然难以通过,但是四大名著,就容易许多。  相似文献   
24.
罕燕 《今日民族》2013,(6):53-53
帕腊荼莎节(直译为舂茶节),也称凯努斑朵节(直译为玉米苗节),是景颇族群众以育玉米、舂春茶和对山歌为形式的社交聚会活动。主要流传于中国境内的盈江县卡场镇周边至缅甸伊洛瓦底江以东的景颇族地区,每年的春季举行,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关于帕腊荼莎节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25.
《廉政瞭望》2012,(1):80-80
议会大厅 甲:“为什么议会大厅都是圆的?”乙:“你在哪儿见过方的杂技场?”反对与主张甲:“你对父母包办婚姻有何看法?”乙:“我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主张父母包办婚事。”  相似文献   
26.
任民 《协商论坛》2013,(12):56-57
2013年12月5日20时50分,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在病榻上与病魔和衰老抗争了180天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享年95岁。在这个世界上,曼德拉所创造的伟业:带领黑人抗争,争取了自由,促成种族和解,消除了南非最大的社会隐忧,当选总统后遵循宪政体制,不贪恋权力,为新南非后世当政者做了表率。这些足以使他不朽。从黑人中产者变成自由斗士1941年,曼德拉遭遇摄政王的“包办婚姻”,逃婚闯进了约翰内斯堡,开始了“北漂”生涯。当时正值二战,由于南非远离战场,又有发达的采矿业和制造业,便成为盟国重要的军工基地,订单雪片似的飞来。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就业,  相似文献   
27.
古代婚姻制度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民间流传的凄美爱情故事大多葬送在“包办”制度之下。在现实生活中,经婚恋网站调查表明,年轻人首次婚姻的伴侣,近半数人是通过父母、亲友介绍的,人们对“包办婚姻”开始有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8.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包办婚姻、变相买卖婚姻、拐卖妇女、暗合八字的封建迷信活动受到打击。婚嫁新风俗在这片广阔的黄土地上岀现,形成了文明的社会风尚,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回眸重庆百年婚嫁的沧桑历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9.
林之 《党课》2014,(18):88-91
任弼时是中共党内卓有贡献而又充满个性的领袖人物,他一生经历曲折,充满传奇色彩。他与妻子陈琮英虽是包办婚姻,但革命路上生死相依的经历却在二人间催生出了亲密而独特的爱情。  相似文献   
30.
宗白华先生曾说:"启蒙与过渡阶段的民国,有着最大的丰富性。"那时候,许多传统陋习都被改变了,许多人冲破包办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不少知名作家成为爱情的主角,诞生了一封封堪称经典的情书。写了4年的情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